|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器乐课该怎么上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美时每刻 发表于 2018-10-24 12:54: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美时每刻
2018-10-24 12:54:23 3226 0 看楼主
◆高师音乐专业的教育目标是培养中小学音乐教师,承担着培养基层音乐人才的重任。器乐课程则是其中一门基础学科。该课程具有很强的知识性、技能性、艺术性和实践性,对发展学生音乐才能,提高音乐本质,培养基层中小学音乐教育工作者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器乐教学新理念的提出,能更好地适应全球化教育改革,贯彻国家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目标,使高师器乐教学更严格更规范,进一步提高高师音乐教育教学质量。

□ 马力利

明确器乐教学目的,突出“师范性”

高师音乐专业是培养掌握音乐学科基础知识理论和基本技能,具备在中、小学以及其他中等职业学校从事教学、教学研究的合格音乐教师。换句话说,其专业培养目标在于为基础音乐教育而办事。但长期以来,高师音乐专业教学受传统因素影响,器乐课程教学缺乏明确的目的性,因此在高师音乐专业器乐教学中,要将学术性与师范性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掌握一门技能的同时,更要注重综合本质、专业水安然安祥教育能力的协调发展,加强学生作为教师的职业性训练,重视师德教育与职业知识技能的训练,使他们具有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教师工作的优良品质,培养一支厚基础、宽口径、高本质、广适应、强能力、重创新的复合型音乐基础教育师资人才。

探求多元化器乐教学模式

长期以来,器乐教学一直沿用偏重技术训练且“一对一教授”的教学模式也即音乐学院模式。这种传统的器乐教学模式从萌芽到现在持续时间最长,对器乐教学的影响也最深。高师器乐教学沿用的主要就是这种传统的器乐教学模式。这种模式有利于发展学生器乐演奏的技能技巧,能充分表现因材施教的原则,发挥学生的个性,便于教师组织教学,随时发现教学中不适宜、不恰当的地方,并及时调整。但这种教学模式单一枯燥,无法熬炼学生的综合本质和能力。因此,在传统教学“一对一”模式的基础上,可以设立“小组课”和“集体课”,通过教学互动模式,增强竞争意识,挖掘主体潜能。《礼记·乐记》中所说:“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因此在教学中突出“以报答本”的教学理念,强调音乐与个性的精神对应,将心理感受,演奏情感融入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器乐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综合本质,培养学生包罗音乐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在内的音乐素养以及人文情怀。由此,教学模式由“单一化”转向“多元化”。

优化器乐教学内容,改革器乐教学方法

(一)提倡作品“旧曲新弹”新理念

传统器乐教学主要以练习曲、传统乐曲或创作的独奏曲、协奏曲等为主,虽然通过这些曲目的学习可以全面的了解乐器的历史、演奏风格和流派等,但对于突出“师范性”的高师院校来说,无疑会影响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因此器乐教学提出“旧曲新弹”新理念,这里的“旧曲”指的是国表里的名歌名曲,例如人们耳熟能详的国表里民歌、流行歌曲、艺术歌曲以及贝多芬、莫扎特等世界级音乐大师所创作的名曲等;“新弹”则指的是把这些民歌、流行歌曲改编成器乐作品,或者把莫扎特的钢琴名曲改编成民族器乐作品,以符合不同器乐演奏的模式重新学习演绎出来。目的是使学生在演奏这些曲目时能够产生共鸣与亲切感,从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有助于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充实器乐教学方法和手段

1、推行“器乐伴奏”

在器乐教学中,推行民族乐器互相伴奏,西洋乐器互相伴奏,器乐给声乐伴奏以及加入钢琴伴奏等等,丰富器乐教学的教学方法,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激发学生表示乐曲的风格和情绪。别的,有些学生对乐曲的旋律、节奏、风格等感受能力较差,尽管教师对乐曲进行了清楚的讲解和分析并做出了现场范奏,但学生仍然不能够很好地理解乐曲的内容、情绪和风格。这时为了尽可能解决好这一问题,可以适本地加入其他表示力更为丰富的乐器,例如西洋乐的钢琴,例如民乐的琵琶等,它不仅可以表示单声部音乐,并且可以演奏多声部音乐。通过其他乐器伴奏,使得学生不单要演奏好主弦律,同时还要与伴奏乐器互相衬托、互相配合,从而达到音乐的均衡、协调和完整,有效地表示乐曲的内容、风格和情绪,也为其他器乐课程比如器乐合奏,器乐重奏等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

2、运用多媒体教学

与传统音乐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比拟力, 利用多媒体音乐教学系统进行的音乐教学具有丰富音乐教学内容, 减轻教师工作的负担、使教学过程更加生动有趣等诸多优势。通过CD、VCD、MP3等视听设备以及各大网站下载视频等手段,学习国表里优秀器乐作品,欣赏国表里经典音乐会,更要求学生用手机或其他录音录像设备将上课内容以及老师的示范演奏录制下来,以便课后进行学习和模仿。通过这种方式,学生提高了对本身与他人演奏水平优劣的辨别能力,使他们获得了便捷的学习体验,学习兴趣明显提高。

加强器乐艺术实践

艺术实践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器乐演奏作为一种表演艺术离不开艺术实践。积极组织引导学生参加教学活动和校表里的各种艺术实践活动,不仅能在实践中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能,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器乐的兴趣。如采用互动式教学,按期把程度深的学生和程度浅的学生放在一个小组里,并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以此来检验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掌握,提高学习积极性。加强集体活动内容,搞合奏、重奏等实践形式,展示高师学生吹拉弹唱跳的综合能力,让学生在与人交往中学到技巧。延长艺术时间周,让学生在学校、机关等社会大熔炉中体会为人师表的使命感,从而学会认识、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保留,升华个人的综合人文修养,展示高师“一专多能”的魅力。

高师器乐教育是一个开放的、丰富的、多元的过程,运用科学的教育教学理论,进一步深化器乐教学改革,探究教学新理念,是教育教学改革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关乎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教育教学的成败。只有不竭提升高师器乐课程的综合教学能力,提高教学质量,才能不竭鞭策高师器乐教学向更好、更快的标的目的发展,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音乐师资人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美时每刻 当前离线
高级会员

查看:3226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