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你连跟孩子沟通都不会,凭什么教育好孩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liangxiaojing 发表于 2018-11-18 07:52: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liangxiaojing
2018-11-18 07:52:26 4235 0 看楼主



在现实的家庭教育生活中,很多父母知道“养育”孩子,却不懂“教育”孩子。
孩子在不同的成长阶段有什么特点?孩子内心的真正需要是什么?你的做法到底是在帮手孩子成长,还是阻碍他的成长?
如果你很少思考和关注这些问题,就可能出现这样的矛盾:你为孩子操碎了心,可是孩子的表示却和你希望的截然相反。
01

在国内一档真人秀节目《宝物的新伴侣》中,备受关注的谢霆锋父亲——谢贤,因为哄一位7岁的素人小男孩吃东西,结果小男孩不单不吃,还顶嘴反击说:
"一天到晚就是吃吃吃,是吃货啊!"
向来脾气火爆的谢贤没忍住,朝着小男孩的屁股就是一脚。当然,也没真用力踢,就是吓唬一下。
大部分网友看了以后的态度都是:小孩对长辈那么没礼貌,是应该教育一下,不能总惯着,踢得好!
我想,这也是大多数家长面对孩子反叛时的态度。




“棒子底下出孝子”、“爱之深,责之切”是我们流传很广的两句古话。打骂是教育最简单的方式,或许能起到短暂的效果,可是你不知道会对孩子的心灵造成多大的创伤。
之前因为杀鱼而出名的“杀鱼弟”,因为自杀而再次引起人们关注。杀鱼弟”喝下百草枯的直接原因,是被父亲责骂,一时冲动所为。在被父亲指责前,“杀鱼弟”因为进货的事情和邻摊发生了争吵。两件事一起,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后,能明显发现父亲和“杀鱼弟”之间缺乏沟通,家长不懂教育,只知打骂。
事后,“杀鱼弟”的母亲也透露,平时和孩子沟通很少,就觉得儿子脾气“古怪”,把这种情况归因为青春期!




打骂会让孩子敏感和愤怒的情绪堆积,亲子关系的裂痕也会越来越大,严重的就导致了悲剧的变成。
只有当悲剧发生时,我们才会意识到本来沟通这么重要。但不是每次都让人有后悔的机会。
02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有三个变节期。
2-4岁第一个变节期:他们会通过“不”“才不是”等来表达本身初期形成的主不雅观意识;7-9岁准大人期:开始有较强的独立意识,有时甚至有点不讲道理,总认为本身长大了;12-17岁第三个变节期:青春期更不消说,对个体的独立、自由追求更甚,讨厌一切束缚。
面对这三个时期的孩子,家长需要拿出十足的耐心和宽容。
孩子进入青春期后,不仅会变得“变节”,有时候还会把本身的内心关起来,很多家长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候不是找不到聊天话题,就是没说几句就被孩子嫌弃啰嗦唠叨。
难道这一切都是因为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代沟吗?
当然不是,问题就出在沟通上。






知乎上有人问:和父母无法沟通你有多绝望?
网友@Loki君,分享了本身的经历。她的父亲是一个不善于沟通的人,有一次她跟她爸说起小时候爷爷奶奶重男轻女对本身不好,只是想让他知道本身无助过。
谁知她爸顿时暴跳如雷地说:“多大个事?!你爷爷奶奶再不合错误,那又怎么样?难道要去批评他们一顿还是打他们一顿....”
她每次想起这件事情,就会一直哭。内心最真实的感觉,就是没有人真的爱过她。
不和孩子沟通的父母,就算是很爱很爱孩子,孩子感觉到的还是冷漠和不在乎,不在意。因为沟通是彼此尊重的一种方式,也是感情的交流很重要的方式。
如果父母和孩子长期缺乏沟通,会导致家长教育不成、孩子逆反心理强烈而出现心理问题,更甚者会导致孩子产生自残、自杀等行为。






03

为什么你想和孩子好好讲话,最后却成了互相对骂?
为什么你处处为孩子着想,孩子却对你冷言冷语?
为什么你总是猜不透孩子在想什么?
所有问题的本质,都在于我们不够理解孩子,不懂得与孩子沟通的技巧。
来看一个生活中常见的例子:
“妈/爸,这题我不会,可以教教我怎么做吗?”“这么简单的题还好意思问?上课干啥了?脑袋落家了?”
家长想表达的信息:孩子不会做题我很着急,并且非常想知道孩子为什么不会做。
孩子接收到的信息:我妈/爸很生气,我不好……
经过你的指导,孩子可能这道题会了,但是他的注意力可能在“如何让家长不要生气”上,而没有用不才次遇到这样的题本身该怎样做的方面。所以这种表达方式无助于问题的根本解决。
请认真审视下我们平时的语言,究竟有多少真正达到了沟通的目的呢?你所表达的,是你的准确想法吗?
之前在网上看到这样一个妈妈和孩子沟通的案例:




案例中的妈妈通过有效的沟通,让孩子自发意识到本身的行为不合错误,而改正过来。比起我们大多数人直接放任孩子在地铁吃东西,或者直接告诉孩子不该该在地铁上吃东西,无论哪种情况,这种效果都要好太多了。所以,父母会说话、会沟通,在教育孩子中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04

青春期的孩子极其敏感和情绪化,更加需要父母能够及时察觉、积极疏导。
但是很多家长会发现本身不知道怎么去跟孩子沟通表达,心里关心的话一开口又变成了指责和怒骂,“已经和你说过多少遍了,怎么又不长记性!” “你同桌每次都比你考得好,妈妈叫你要预习,你就是不听!”
这样沟通和交流方式是无效的,本色上,父母是把本身的负面情绪传导在孩子身上,只会让孩子的不良行为加剧。
在词典中的解释: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思想与感情的传递和反馈的过程,以求思想达成一致和感情的通畅它是一个过程,有发出者,到接受者,在回到发出者,是一个循环。但是说话呢,或者平时的话语,只是在传达一个意思。比如:你要怎么怎么做,你不该该这样这样做等等。这不是沟通,而是命令。
对于,命令,我们接触最多是来自上级对于下级。可作为家长的你,也许就把这个直接带到家庭中,对着爱人会直接命令式的口吻,对着孩子更是如此。如果可以的话,请您花几分钟的时间,反思下,是不是平时的话语中伤害到了本身的身边人,本身的孩子。
作为父母,你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孩子,孩子终将从我们的言语中学会如何处理与他人的关系,决定本身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因为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liangxiaojing 当前离线
青铜会员

查看:4235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