邳州信息网

标题: 吕律师与孩子签教育协议在我家怎么不灵光了呢? [打印本页]

作者: 梁金川    时间: 2018-11-23 14:37
标题: 吕律师与孩子签教育协议在我家怎么不灵光了呢?


在教育孩子的微信群里,大家热烈讨论着关于在家为孩子设立规矩和如何建立孩子的规则意识,我想起10月社会热议时事《五年签四份协议,律师妈妈和10岁儿子的“协议教育”引热议》文章部分节选:





有家长询问我如何看待:吕律师与孩子教育协议。

这种教育方式,有利有弊,但其弊要远远大于利。所以我的看法:不赞成!

原因:

1. 设立家庭规矩的目的是训练孩子的自我办理。所以家庭规矩不是越多越好,在主要的几个点上设立即可。但许多家长对设立家庭规矩理解有误,变成靠事无巨细的规矩督促孩子行为改正,这是本末颠倒了。吕律师有点偏向这个标的目的了。设立规矩不是单指向行为的改正(被动遵从规矩),更重要指向孩子的心(自发地遵从规矩),让孩子学习辨明是非,认识凡事有规则,建立心里的规则意识。

2. 对孩子的好行为,以零花钱的方式奖励,是非常不成取的!因为孩子本来应该有好行为(教育或者成长的自然结果),当你奖励好行为,心想激励孩子产生更多的好行为,其实改变了孩子自然结果,让孩子产生心态的改变,好行为的动力变成得到更多的钱动机(人性是自私的)。最后,孩子不会自然而然活出好行为,或者他要你的刺激之下才愿意活出来…或者有好行为之后,如果没有奖励(钱,赞赏,表彰。鼓励等),内心会产生失落感,打击他真正活出好行为自然结果。

3. 事无巨细的家庭规矩与契约精神相去甚远。父母通常情况下把契约精神简化为规则意识,其实不然,契约精神除了规则意识之外,还有包罗平等精神,自由精神,奉献精神等方面。在我们第一期的课程里谈到家庭规矩设立时,提到规矩设立背后是如何表现平等,自由,规则意识的……

4. 上面的回应引发另一个问题:孩子的好行为是不是需要点赞?如果需要那多少才合适呢?

首先要搞清楚孩子的好行为不是因为点赞、奖励等才有的。点赞或奖励会促进孩子的好行为吗?会的,只是短期的刺激罢了,孩子不会因为点赞奖励越多,愿意长期活出好行为。刚好相反,这是饮鸩止渴之举。所以要不要点赞奖励和多少合适等问题,只是方式方法层面的探讨,属于方法论的问题,点赞奖励多少因人而异,但总的原则,这是短期的刺激罢了!

如何让孩子的好行为越来越多,根源是第一期最后一课,孩子在爱和恩典之中才会改变,并且在恩典中持续好行为!!





结束语:讨论孩子教育问题,大多停留在方式方法操作层面,看到别的父母有效的方法,用在本身孩子身上不灵光,许多父母百思不得其解,这是因为各家情况大不相同,同样的方法在别人家有用,在其他家就未必了。教育孩子如果不深入到教育的本质问题,家长会在一知半解的叹息中懊恼!

更多了解我们,请点击下面蓝色:了解更多




欢迎光临 邳州信息网 (https://www.pzxxw.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