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这种教育方式会让孩子失去核心竞争力,可怕的是很多家长还在做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tangyh156 发表于 2018-12-2 11:01: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tangyh156
2018-12-2 11:01:38 3224 0 看楼主





文 | 晚歌






娇娇本年12岁,可是爸爸妈妈依然把她当做3岁来看待。
早上起床前,妈妈都会为她准备今天要穿的衣服、放好洗脸水,挤好牙膏,整理好书包里的文具。
每天接送她去上学、放学,伴随写作业、周末给她送补习班都是妈妈的必修课。
“妈妈,我今天不想穿这件衣服,太厚了”。
“不厚,今天外面特别冷……”








“妈妈,我今天想本身坐公交,学校离家也不远”。
“那怎么行,万一坐过站呢,爸爸刚好上班,顺路送你”。
“妈妈,我不想报补习班,我想和同学们去绿营”。
“那怎么行,大家都报补习班了你怎么能不报呢,再说上次你削苹果都把手弄破了,爸爸妈妈不在身边,没人照顾你,多危险”。
多次抗议无效,娇娇也只好顺从爸爸妈妈的安排。
可慢慢的娇娇发现本身做任何事之前都要问一问妈妈,偶尔一次妈妈让她本身决定,她竟然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很多父母,他们甘心做孩子的保姆,将孩子照顾的无微不至。
他们以长者自居,总认为孩子什么都不懂,习惯将本身的想法强加给孩子。
孩子做这个不行,做阿谁也不行,凡事一概由父母支配。
其实这种保姆式的养护,会使孩子没有记得动手机会,丧失了最基本的保留能力。








一、自理能力差,依赖性强
“保姆式”教养会使孩子对孩子对父母产生过强的依赖性,
离开父母,孩子自理能力差,生活处处需要“保姆”的照顾。
二、抗压能力差、适应性差
“保姆式”教养的孩子,在遇到困难时不敢面对,束手无策,做事心里没底。
与父母分离时,产生严重的分离焦虑,并很难融入新的环境。








三、选择能力相对较差
因为从小都是父母包揽,事事依靠父母,处处有父母在,一切只要接受父母的意愿就好。
在独自面对选择时,无从下手,不知道如何选择。
四、胆小懦弱,情感脆弱
从小父母包揽一切,孩子丧失了熬炼的机会,遇到困难,首先想到的是父母,等不到解决方案,就一蹶不振。














在一本杂志上看过这样一个故事:
涛涛本年11岁,刚上小学4年级,却是一个办事很有条理的孩子,从不乱放本身的东西。
作为班长,也可以把学习和“工作”处理的井井有条。
本来涛涛妈妈从孩子上幼儿园开始,就开始训练涛涛把本身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
只要涛涛本身能做的事情,妈妈从来不代劳。








妈妈很支持涛涛参与家务劳动,洗碗、扫地、丢垃圾这些家务活是涛涛经常做的,妈妈也从来不加以阻拦。
有一次,涛涛去兴趣班忘记带画笔,妈妈发现后,在一旁提醒涛涛再检查一下有没有忘记带东西。
涛涛并没有发现什么,背起书包就走了。
涛涛到教室后,发现本身没带画笔,只好本身又回家拿去了。
这件事给涛涛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从此以后他再也没有发生过类似的事情。
比拟整日在孩子耳边唠叨个不竭,担心孩子这个做不好,阿谁不会做的父母来说,涛涛妈妈的做法是一劳永逸的。
让孩子本身改正才是正确的惩罚办法,如果父母替他们改正那他永远不会正视这个问题。














因为过于疼爱孩子,或是不懂得让孩子如何对本身的事情负责的重要性。
父母常常忽视培养孩子本身动手的能力,也忽略了孩子毕竟要长大离家……
爱默生说:“你要教孩子走路,但是,应由孩子本身去学走路。
保留法则告诉我们:动物如果学不会本身捕食的话,就有可能饿死。








在父母庇护下长大的孩子通常没有在社会独自保留的能力,一旦父母因为一些原因无法顾及到他们,他们就只能被社会淘汰。
没有父母希望本身孩子的人生充满风雨,作为父母我们都希望孩子的人生永远晴朗。
可是,这是一个不现实的期待,与其在这种不现实的期待中替孩子的未来担忧,倒不如罢休让孩子学会本身如何面对风雨。
一、孩子做出的选择,家长尽量支持
如果孩子的决定,是合理的,可行的,家长必然要尽量配合并给与相应的支持。








二、不能让孩子选择有害、不安全的事
孩子或许对于“危险”的概念还没有具体化,作为家长,要在尊重孩子选择的基础上,保证孩子的安全。
三、孩子迷茫时,可以协助他们做决定
当孩子在选择上出现挫折,家长必然不要嘲笑、讽刺孩子的自主意识。
必然要运用大人的惊讶和知识,给予孩子一些建议,帮手孩子做一些决定,当大人与小孩共同做出决按时,是帮手孩子做决定最好的方式。








四、相信孩子能做好本身
要相信孩子对于本身的生活和未来有本身的主见,不要随便剥夺孩子为本身做决定的权利。
孩子的选择可能不是最佳的,但是最佳的意义并不能胜过一次独立做主的经验及由此得到的自豪感。
著名教育工作者孙云晓曾说过“中国的父母正在辛辛苦苦的酝酿着孩子的悲剧命运,争分夺秒的制造着孩子成长苦难。
实际上,我们的父母在和本身作战,用本身的奋斗来击毁本身的目标”。








身为父母,应该克制本身的想法和冲动,只有真正把属于孩子的额空间还给他们,让他们从单一的学习中解放出来。
让他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起来,让孩子成为本身的主人,他们才能真的的成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tangyh156 当前离线
青铜会员

查看:3224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