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康有为晚年为什么被人骂?公开大喊一夫一妻,本身却娶了6个太太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yl个霸气的 发表于 2018-12-25 19:58: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yl个霸气的
2018-12-25 19:58:43 4305 1 看楼主
说起晚清的历史,既是我国最后一代封建王朝,也伴随着列强入侵的屈辱。谈起历史时,晚清都是绕不开的。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中国大败,次年签署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全国上下都大为震惊。这一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进程。许多有识之士开始探寻救国救民的真理,讨论中国的下一步到底应该怎么走。而1898年则注定是不安靖的一年,这一年发生了许多事情。





几个关键人物贯穿起了这一年,慈禧、光绪、梁启超、还有戊戌六君子。而不提不提的便是康有为,说起康有为自然而然就会想到戊戌变法,当腐朽的清王朝处于岌岌可危的情势下,光绪皇帝坐不住了。为了挽回大清对日战争中丢尽颜面的耻辱,光绪帝奋发图强希望学习西方以自强。这个时候康有为便出现了,他和梁启超等人一起发动了维新运动。





但是就在所有事情和改革都在如火如荼的开展的时候,因为得罪了以慈禧为首的保守派的利益的时候,最后遭到了疯狂的绞杀,光绪被囚禁,而戊戌六君子被杀的悲凉下场。“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但是此时的康有为和梁启超却已经早早的得到了消息逃到了日本,开启了本身的海外漂泊生涯。





说起康有为,我们大家都不陌生,清末维新派的领袖,在历史教科书上一直以正面的人物出现,学生众多,声望也颇高,因为是广东南海人,当时曾有“南海圣人”的称呼。这个称呼可是上下五千年都没有几个人有。康有为出生在一个官僚家庭,青年时期就学习了西方的思想,坚定地认为封建制度过于腐朽,只有本钱主义才能拯救中国于水深火热之中。





但是实际上,康有为并不是像教科书上写得那样光明磊落,为什么康有为晚年会被人骂?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就是一个不苟言笑的伪君子。在光绪皇帝被囚禁的时间里,康有为竟然本身私自伪造了一份光绪的诏书,对外大肆宣扬光绪帝的为政举措,用尽夸张赞美之词。然后还说光绪帝被慈禧太后软禁,谎称本身偷偷跑出来为光绪皇帝筹措资金,以备留用。





光绪身为皇帝但是却深陷囹圄,这样的处境自然被一大部分的海外人士所同情,再加上康有为不遗余力的游说,自然而然筹得了许多资金,而这些“变法资金”都到了康有为本身的口袋中去。并且严格意义上来说,这笔横财连赃款都算不上,因为连“光绪诏书”都是康有为本身伪造的,也就没有贪污这一说了。





这样也就不难理解为何康有为流落海外时,并没有像他人一样犹如“丧家之犬”反而家财万贯了。康有为的言行不一还表示在康有为是第一个提倡一夫一妻制的,他曾经在《实理公法全书》中写道:“一夫可以娶数妇,一妇不能配数夫与公理不合,无益人道。”在当时的时代下康有为的这一想法可以说是非常超前的,许多人也持反对的态度。





不外比力讽刺的就在于宣扬女权、一夫一妻制的康有为本身却妻妾成群,娶了六房姨太,私生活非常的混乱荒唐。甚至还逛青楼时没付钱被通缉。或许是因为后来的生活太过于安闲,让康有为有着一种特殊的癖好,就是专门纳娶未成年报答妻。康有为的第一任妻子也就是原配夫人是康有为本身的亲表姐张云珠。而因为张云珠为他育有三女却一直没有儿子,康有为便娶了第二任太太梁随觉。





当时梁随觉18岁,年轻貌美,略通文墨,颇得康有为的宠幸。而在1907年,康有为到美国西部进行演讲时,华侨何旃理被康有为的儒雅气度、救国衷肠、深刻的思想所折服。这些正合何旃理情窦初开的春心。而在后面的日子里两人互通书信,最终何旃理不顾父母反对嫁给了康有为成为了三姨太。到了后来,55岁的康有为又娶了16岁的本为本身女佣的市冈鹤子为四太太。





而在1913年到1915年的一年半的时间里,康有为接连遭遇了母亲、二姐、还有何旃理的逝世,为了“以喜冲丧”时年60岁的康有为娶了廖定证为五太太。而第六任太太张光原本是西湖游船上的船娘,康有为在泛舟西湖时被她的歌声迷住了几经波折终于与她结婚。纵不雅观康有为的情感生活可谓是丰富,也让我们认识到了康有为不为人们熟知的一面。

参考文献:《康南海自编年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qw3362135 发表于 2018-12-25 19:59:04 | 只看该作者
沙发
qw3362135
2018-12-25 19:59:04 看楼主
都是忽悠别人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yl个霸气的 当前离线
青铜会员

查看:4305 | 回复:1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