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育最根本的任务是育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也飞伦 发表于 2018-12-27 16:59: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也飞伦
2018-12-27 16:59:07 5209 0 看楼主
浙江省杭州市某幼儿园的王老师发现,除了不会系鞋带以外,现在孩子的自理能力遍及没有以前好——比如小班的部分孩子还需要喂饭;到了中班,通常要求孩子大、小便后本身擦,但现在有比力多的孩子做不到;中、大班时,要求孩子本身穿衣裤,却发现越来越多的孩子不会,需要老师一对一、手把手教了一遍又一遍。

“在很多年轻家长的不雅观念里,觉得像穿衣吃饭这样的小事不重要,认为这些小事孩子长大之后自然就会了。并且,他们也不希望幼儿园老师将工作的重点放在这些琐事上,而是多教孩子一些儿歌、故事、律动、绘画等,甚至多教一些字。”王老师无奈地说。

在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中,王老师发现自理能力对孩子的成长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在班里,自理能力差的孩子,做什么事都要比别的孩子慢半拍。比如午睡起床,其他孩子都已经去吃点心或者游戏了,他们还要等老师一个个帮手穿衣服;自理能力强的孩子,在课堂上的反应力和活跃度遍及要比自理能力弱的孩子好一些。”

其实,现在很多孩子欠缺生活技能这一课,除了不会系鞋带,还有很多的不会。

杭州市某小学校长蒋晓举了几个例子。

开学初分橘子,一年级的有些孩子不会剥皮,等一个橘子剥好了,橘子的果肉烂糟糟的,根本没法吃了。

讲台上铅笔一大把,只要是没贴名字的都找不到主人。

有时看见衣服明明是某个孩子穿的,一运动脱了以后就不知道了,老师在讲台上大声询问,就是没反应,本来衣服是大人给穿上的。

吃饭时桌子上一塌糊涂,不要吃的直接丢在桌子上。

一放学,孩子还没离开队伍,这书包早被大人扛肩上了。

蒋校长说,她在和家长的沟通中,家长也时常会说:“这种小事在家里一般都是我们给他弄好的。”她感慨道:“这样的事很小,但孩子的成长,就是在这样的一件又一件小事的积累中能干起来的。”现在都是家长包揽,孩子怎么有机会变得能干呢?

她认为,孩子是一个完整的人,我们不能报答地将孩子割裂开来进行教育。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不能孤立地去强化孩子某一方面的能力,而忽略或弱化了其他方面。“教育最根本的任务是育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也飞伦 当前离线
中级会员

查看:5209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