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家庭教育不雅观念不变,虐童现象难除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翡翠王朝 发表于 2018-12-28 10:49: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翡翠王朝
2018-12-28 10:49:54 4836 0 看楼主
12月22日晚,网传深圳宝安区西乡街道一女童被殴打视频。视频中的女孩在家中多次遭到父母的殴打虐待,抽耳光、拿扫帚打、扯头发、甚至用脚踹……手段残忍之令人触目惊心。目前警方正在依法调查处理。区妇联已向宝安区人民法院申请女童人身安全庇护令。(12月23日 人民网)

常言道“虎毒不食子”,家庭和父母本应是孩子温暖的港湾,然而父母虐打孩子必将给孩子的成长带来巨大的伤害。在深圳虐童事件中,幸运的是,小女孩在警方的及时介入和舆论的关注下成功脱险,然而被虐待女孩的遭遇并不是个案。近年来“父母虐打儿童”的事件屡屡被爆出,这背后或许不仅仅是简单的“人性之恶”的表现,也表露出很多“虎妈狼爸”教育手段与不雅观念的问题。

早在2005年,全国“中小学生人身伤害基本情况调查”的结果就显示:中国家庭中打骂孩子现象十分遍及,有2/3的儿童挨过打。曾遭父母打骂的孩子,有9.2%产生过轻生的念头,18.1%试图离家出走,还有6%会在心中埋下“复仇”的种子。同时,儿童对于暴力伤害的恐惧也高于其他伤害。家庭里,很多因为“爱”“为你好”而发生的伤害事件,更有“不打不成器”这种陈腐教育不雅观念的长期存在,这也更让“虐童”事件频频发生。

虐待儿童在法律上必定是禁止的,我国刑法规定:对未成年人、老年人、患病的人、残疾人等负有监护、看护职责的人虐待被监护、看护的人,情节恶劣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在现实中,虐童行为的治理情况不容乐不雅观。很多虐童行为由跟儿童关系亲密的成年人实施,他们是儿童的看护者甚至是监护人,这导致了虐童行为的隐蔽性。针对深圳虐童事件,除了“严惩”孩子的父母,网络上更多的声音希望“剥夺孩子父母的监护权”。

但笔者认为,杜绝虐童事件的重演,除了完善相关法律条例和加强监管力度,更重要的是在社会上宣传儿童庇护的力度,匡正整个社会文化对于打骂虐待儿童行为的认知,扭转一些错误的家庭教育不雅观念,纠正不合理的教育手段。

“剥夺孩子父母监护权”根本目的是庇护孩子免受二次伤害,而据调研显示,很多被送往福利院成长的孩子由于长时间过集体生活,成年以后融入社会比力困难。问题的关键依旧是要家长们认识到孩子并不是本身的附属品,是具有独立思想和人格的人。他们在听取父母正当建议和孝顺尊敬父母的同时,自身的正当权利更不该该以任何理由被侵犯。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孩子的教育更是一件需要倾注耐心、理解与陪伴的长期过程,过分使用语言和肢体暴力反而会拔苗助长。我们仅仅为虐童事件义愤填膺是远远不够的,从文化层面反省更加值得关注。家庭教育不雅观念不改变,还会有更多的孩子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文/姚丝雨(山东大学)
<div class="pgc-im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翡翠王朝 当前离线
青铜会员

查看:4836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