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商家必读丨促销定价的两个绝妙技巧,转化率提升到75%!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香气 发表于 2019-1-11 18:54: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香气
2019-1-11 18:54:12 3994 1 看楼主


每逢节点,各路商家都会开展各式各样的促销活动,借助人们在节日的消费冲动,用营销活动抢占消费者的注意力。最经常用到的一种方式就是降价或者打折。原价300元的产品,降多少呢?商家们在考虑成本之后,心中有一个最低数字,那么在这个数字之上,将优惠产品设置成什么价格能够使效果达到最佳呢?是不是越低越好?





折扣的力度决定着促销的吸引力。比如说,节省100元当然要比节省1元更让人感到兴奋,打半数总比打九折更让人感觉动心。相对于小折扣,人们自然是更喜欢大折扣。

但是,真的给到顾客最优的折扣就会提升他们的购买率吗?看完下面这个例子,也许你的想法就不一样了。





第一种情况:你需要购买一个烤肉架。在一家店发现了某品牌(该品牌在你的心仪品牌之列)的烤肉架正在做促销,原价350元,现在价格降到了250元。你会选择现在就购买这家店的这个烤肉架吗?还是再去别家看看?1秒钟内作出决定!

第二种情况:你需要购买一个烤肉架。在一家店发现了某品牌(该品牌在你的心仪品牌之列)的烤肉架正在做促销……是的,到这里,跟前面第一种情况完全一致。接下来,价格部分:这家店的这款烤肉架标注的是原价255元,现在降到240元。这个时候呢?你会怎么做?思考一下。





相信绝大部分人的感受是一样的,第一种情况更好一些。而经过对100个人进行测验,75%的人接受了第一种情况的价格,不会再去别家进行比价;而看了第二种情况的人,只有22%的人购买了这个烤肉架。

所以我们日常可能会凭空认为,价格越低越容易成交,但是这个实验告诉我们不必然这样。更多的人选择了250元的阿谁。为什么呢?





人们在消费的时候,并非会绝对按照客不雅观理性的经理原则去评价事物,而是按照比力原则或者“参照物”来评价事物。

按照这个参照物的理论,我们就可以来解释消费者购买烤肉架的现象了。人们把对某商品的预期价格或者原价作为价格参照点,所以即使是一模一样的烤肉架,一个标注原价350现价250的话,的确比另一个标注原价255,现价240要更有吸引力。





此外,还有一个问题是商家们经常面临的,那就是该如何向消费者表达或描述本身的促销内容呢?比如,是直接告诉消费者绝对数字(比如降价50元),还是以折扣百分比的形式(比如20%)的形式描述呢?

思考一下以下的场景:

A. 一件50元的衬衣,打完8折之后顾客可以享受10元的让利,那么“20%的折扣”与“10元的让利”哪个更加吸引你?

B. 一台3000元的笔记本电脑,降价300元之后相当于降了10%,那么哪一种描述会显得更加划算呢?





因此,无论是以绝对的折扣金额还是百分比例的样子来显示,都要依赖和取决于商品的原先价格。大家记住下面的小公式就可以了!





那么何为低价、何为高价呢?我们可以拔取100元、1000元这样的数额作为临界值。专家称之为“100规则”

关于促销的这两点技巧,你弄明白了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fenaini 发表于 2019-1-11 18:54:56 | 只看该作者
沙发
fenaini
2019-1-11 18:54:56 看楼主
转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香气 当前离线
中级会员

查看:3994 | 回复:1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