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七年追访三个孩子,学前教育能否拨动命运齿轮?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XTT 发表于 2019-1-19 13:52: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XTT
2019-1-19 13:52:22 3282 0 看楼主
贫困的代际传递,有多根深蒂固?

社会阶层的固化,让人绝望到什么程度?

山村幼儿园的存在,能把伸出社会底层的孩子们向上拉到几何?

为了回答上述问题,2011年到2018年,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山村幼儿园”计划用七年时间跟踪了青海省海东地区三个孩子的成长轨迹。

这里有三个孩子,三段故事,三种命运。

我们企图用七年时间回答一个问题:学前教育究竟能否拨动底层儿童命运的齿轮?





小佳怡家住乐都县城,父亲在西宁市做生意,上的是县城幼儿园。

每天清晨,她都在妈妈的呢喃中起床,喝着牛奶、唱着歌到幼儿园。这是县城最好的幼儿园,她和这个县城其他生活优渥的孩子们一起唱歌、跳舞、学简单的英语。





放学后,小佳怡到家中店铺里玩耍,回家吃奶奶做的饭菜,晚上依偎在妈妈怀里,听妈妈读几本故事书——这个习惯小佳怡从几个月大起就已经养成。

精心照料、用心培养。小佳怡复制了城市中大部分孩子们的童年时光。

八个月会说单字,一岁生日那天迈出了第一步……小佳怡的每一步成长,都被父母用视频记录下来。





很难想象,仅在十几公里之外的高山上,与小佳怡同岁的小英莲直到三岁都不会说话。

从县城到小英莲家所在的达拉乡黑山顶村几乎全是盘山路,一年中大半年山上大雾弥漫,站在村口望不见自家房门。

“村口”其实是半人高的土墙。几年来,政府鼓励村里人们迁到山下定居,剩下的人家越来越少。





小英莲的父亲也想带着家人离开。

但英莲母亲已连续两次脑中风,英莲和姐姐春莲又都患有过敏性紫癜。父亲无法出门打工,一家人仅靠种庄稼自给自足。
现在扫码即可支持“山村幼儿园”计划,为“小英莲”们提供改变的可能



感谢您的爱心

小英莲父亲最大的愿望,就是将女儿们送入幼儿园。但公立学前教育本不进村,村子里和小英莲同龄的孩子只有一个,原本设在村里的小学也因为村民纷纷搬迁、学校生源不足而撤点。

小英莲,成了阿谁被“剩下”的孩子。





如果没有山村幼儿园,小依琳将面对和小英莲如出一辙的命运。

小依琳父母长期在外打工,从小由爷爷奶奶照顾。爷爷奶奶出门种地,小依琳就在地里玩,爷爷奶奶在家干活,她就跟着回家玩。

长期隔代养育,在小依琳身上打上了烙印。入园前,她胆小、怕生,几乎无法对老师的指令做出反应。





但小依琳是幸运的。

2009年,甘沟村成为了“山村幼儿园”计划试点村落,小依琳是村里第一批受益儿童。





爷爷奶奶远没有想到,“上幼儿园”这件“小事”会给家庭带来如此巨大的改变。

沉默寡言、逆来顺受的小依琳第一次有了本身的“意愿”。每天早上,她都会“拽”着爷爷出门,送她到离家五分钟路程的山村幼儿园。
现在扫码,即可助力“山村幼儿园”



感谢您的爱心

几个月过去,家中爷爷奶奶感受到了小依琳身上神奇的变化:吃完饭,她开始主动找水洗手;喝完水会把杯子放在固定的地方。

她开始笑了,也愿意在床上为爷爷奶奶表演他们从未见过的舞、唱一些他们不熟悉的歌。





学前教育年龄段孩子的生活状态就像一面镜子,折射出了三个孩子迥异的人生轨迹。



2018年8月,我们又一次来到青海省乐都区,推开了三个孩子的房门。

小佳怡正在家里练古筝,学习电子琴三个月后,她发现本身的兴趣还是民族音乐。父母尊重她的选择,为她请了古筝老师,每周到家里上课。

孩子练琴,妈妈在旁边读书。小佳怡的妈妈深知“言传身教”的重要性,每次出门工作,她都尽可能将小佳怡带在身边:“让她看到我是怎么处理问题的。”





七年过去,小英莲的家依旧家徒四壁。她和父母、姐姐挤在一张炕上,妈妈鞋垫边摆着小英莲那支只有大拇指长的铅笔。

她已经很久没有拿笔了。刚入四年级,小英莲的过敏性紫癜再次爆发,不得已在家休学一年——她似乎又回到了上小学前在院子里闲逛、看电视节目、玩泥巴的日子。





我们沮丧地看到,七年中,小佳怡和小英莲间的差距已越来越大,并最终形成不成逾越的鸿沟。

山村幼儿园的小依琳呢?

七年前,山村幼儿园让小依琳的家人看到教育带来的改变。为了便利孩子们上学,依琳爷爷咬牙凑够了钱,带着她和弟弟下山,在县城租房子上学。

推开小依琳房门,我们看到她和弟弟在客厅里画画。太阳、绿树、花儿……依琳的笔触充满童真。





小英莲和小依琳都来自达拉乡偏远山村,都是家中老二,幼儿时期家庭年收入都不超过一万元。

但七年过去,二人在认知水平、情绪办理上的差距早已不成同日而语。

小英莲至今仍不会说普通话,习惯用点头和摇头表达情绪。她甚至不肯意抬起头来和来访的陌生人对视。她的世界,依旧被围困在不到十平方米的院子和家中那台老式电视机中。
现在扫码,即可为“小英莲”们提供改变的可能


感谢您的爱心

开学后,小依琳就是四年级的学生。她性格开朗坚强、在学校学习了武术,还是文艺积极分子,记性也极佳——从刚上小学开始就轻松记住只听过一次的故事。

小依琳的父母依然长期在外打工,一年见不到两次,但她似乎已学会排解爸妈陪伴缺失带来情绪。





山村幼儿园能为孩子、为家庭带来什么?

最直不雅观的方式是看成绩。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统计了三个孩子入小学后一年级至二年级的成绩排名:

县城幼儿园的小佳怡从277名上升到235名,上升42名,在全县排名前10%;

山村幼儿园的小依琳从1332名上升到1098名,上升234名,在全县排名前40%;

没有上幼儿园的小英莲从2431名下降到了2662名,下降231名,在全县排名倒数10%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芝加哥大学教授詹姆斯海克曼(James J. Heckman)认为,投资处境不利儿童是鞭策代际流动最有效的手段:“推进学前教育能够让农村孩子受益良多,中国的下一代将会因为你们种下的种子获得丰厚的回报。”





山村幼儿园能为社会、国家带来什么?

我想它带来的是希望

“山村幼儿园”计划始于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在《中国人类发展报告2005》中对社会公平的探讨。

国际研究表白,儿童早期发展对人们一生将产生巨大的影响,投资儿童早期发展,将是促进社会公平最有力、最高效的手段。

发起至今,“山村幼儿园”计划已累计为17万儿童提供了接受学前教育的机会,这些孩子们来自全国九个省、21个县的偏远贫困山区,他们的命运因为教育发生改变。





而改变一个孩子的命运,花费并不多。

运营一所能容纳20名儿童的山村幼儿园预算是3-4万元,其中80%是老师的工资。

10元,可以支持1个孩子上一天山村幼儿园;

50元,可以支持1个孩子上一周山村幼儿园;

200元,可以支持1个孩子上一个月山村幼儿园;

2000元,可以支持一个孩子上一年山村幼儿园。

每年只需要2000元,一个“小英莲”就有可能成为“小依琳”。
现在扫码即可支持“山村幼儿园”计划



感谢您的爱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XTT 当前离线
青铜会员

查看:3282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