邳州信息网
标题:
如何对孩子进行赏识教育
[打印本页]
作者:
屌丝
时间:
2019-3-12 13:45
标题:
如何对孩子进行赏识教育
成年男女一旦为人父母,心理上瞬间就会产生变化,自动自觉的承担起家庭教育的责任,肩上自动就担上了重担,对初为人父人母的成年人来说,这是一次飞跃,也是个人成长的一个重要的机会。
有了孩子之后,父母吃东西第一反应是孩子吃了没?
有了孩子之后,父母回家第一件事情就是去看看孩子在不在,不在了立刻就问,小宝上哪儿去了?
有了孩子之后,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吃饭第一考虑是孩子吃了什么能长的更高、更快。穿衣考虑孩子是否受冷受热了?孩子生病了更是无微不至的照顾。
有了孩子之后,丈夫不再是妻子的生活重心,有了孩子,儿子儿媳不再是长辈们的重心,孙子孙女变成了父母公婆的心头肉。
孩子的诞生给家庭带来了如此大的变化,孩子的出生让家庭多了几丝欢快,为简单的家庭生活注入了很多的活力,我的哥哥也已经为人父,他告诉我说本身这辈子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孩子,目的就是让本身的孩子快乐成长,教育好孩子,让他将来变得更有出息。
既然孩子对家庭这么重要,那么孩子的教育更是不成忽视的,家庭不同,教育不同,一个家庭里父亲和母亲的教育方式可能不同,爷爷奶奶可能和父母的教育方式不同,在发展心理学上,认为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每一个人都习得了父母身上的一些性格特点,每一个孩子身上都带有了家庭的特色,这是家庭教育在孩子身上的表现。
物质条件越变越好,加上现在家庭中孩子都比力少,大部分的家庭教育走向了一个误区,家长认为本身那时候吃了很多苦,所以到了孩子这一辈,不能再让他们吃苦了,对孩子各种溺爱,上学放学车接车送,有求必应。这种溺爱式的教育不仅不是对孩子好,反而是对孩子的一种纵容。每种教育方式都有其好处与弊端。心理学上更加提倡的是民主型的教育方式,也是一种赏识型教育。赏识教育是赏识那些需要经过努力才能达到的进步,是激励和赞赏的结合,激励要放在克服困难之前,赞赏应该放在克服困难之后。赏识教育重在基础教育,而不在于后天的文化课或者是特长班的训练。
下面我们将会告诉广大的家长如何来应用赏识教育?
1、赏识教育不是无目的的赏识
赏识教育是要搭配必然的目标来实现的。没有目标的赏识教育是一种盲目的教育方式,这种盲目的赏识可能会导致孩子成长为一个自大的人。鉴于此,赏识教育必然要搭配适当的目标,这个目标的制定对于孩子来说,是有必然难度的,但通过努力是可以完成的。制定目标,激励孩子去超越目标,当孩子在超越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家庭可以在一旁稍作指导,并予以鼓励,与孩子一起战胜困难,让孩子明白,要想成功就要付出努力和代价,有付出的成功才是真正的快乐。
2、正确看待本身,正确看待别人
赏识教育不仅仅是懂得赏识本身的孩子,同时还要教会孩子如何去赏识别人,明白日外有天,人外有人,让孩子明白,别人也有比本身强的地方,养成孩子善于发现别人长处的习惯,这样才能让孩子不竭的超越本身,完善本身,促进自我的不竭成长。
3、因人而异
对于幼小的孩子进行赏识教育,多进行一些身体上的亲密接触,譬如:拥抱、亲吻孩子、对孩子竖起大拇指等,或者也可以通过简单的言语上的激励,例如:“你真棒”,“真厉害”等语言给孩子进行语言上的激励。
随着孩子的长大,肢体上的亲密接触适当的需要减少,更接近成人的鼓励方式更容易被孩子接受,例如:拍拍肩膀、坚定的鼓励眼神等。
对于性格较为内向的孩子,表彰强度要大一些,但必需真诚。
对于性格外向较为自大、容易骄傲的孩子,表彰的强度要小,以防止让孩子变得骄傲不成一世。
赏识教育现在已经被广泛的运用到了幼儿的教育和家庭教育的过程中,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不竭的进行基础的赏识教育,培养孩子不竭超越本身的能力,正确面对困难与挫折的能力。
接受过适度赏识教育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会表现出以下几种特质:心胸开阔、抗打击能力较强、能够正确的应对挫折、不竭的超越本身。当然也会出现一些赏识教育过度,让孩子的成长遭遇一些负面的困扰,诸如:受不了批评、不能面对挫折、不能面对本身、更无法面对失败。所以父母赏识教育运用是否得当,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
欢迎光临 邳州信息网 (https://www.pzxxw.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