邳州信息网
标题:
【积极父母成长工具】孩子专注力培养工具--六个法则
[打印本页]
作者:
Hareesh
时间:
2019-3-29 08:34
标题:
【积极父母成长工具】孩子专注力培养工具--六个法则
法则一:家和万事兴,专注力之培养始于温馨的家庭!
爱是最为神奇的力量,能让枯苗重新展现生机!
以爱为教育的主旨,必然会产生奇迹的。
世界著名的教育家—斐斯塔洛克(1746~1827),以其爱心教育而扬名天下。这位瑞典教育家,一生倾注于大众教育,在他的感召下,很多智力发育迟缓,甚至流浪街头的孤儿—甚至染上恶习者,都展现出强烈的学习兴趣。以至于当时很多著名教育家都在关注他的教育方法。
然而,“教育爱”之生发最好的场所是在家里!
脑神经科学家发现,“教育爱”能增加智慧,请看以下分析:
法则二:神奇的情绪与智能之间的紧密关系!
脑神经科学家与教育家发现:
著名的脑神经科学艾维德.克莱森曾在2000年荣获诺贝尔医学奖,因为他发现了神奇的激
素—多巴胺。激素多巴胺是负责调解人的情绪,不外它与学习之进程密切相关。十九世纪著名的教育家—赫尔巴赫曾提出“统觉”概念,意思是学习之进程,必需将未知与已知联系在一起,才能掌握新的概念。之后的脑神经科学家坎德尔通过研究海参的神经传递,从实验科学中证实“统觉”概念的正确性。为此,坎德尔也获得诺贝尔奖。本来,大脑的海马状,负责将新知识(短暂记忆)与旧知识(长期记忆)联合,而它分泌的多巴胺激素,促进新旧信息之连接。
这样,我们从科学的角度发现,情绪与学习的关系极其密切。
还记得天才儿童的特质吗?
家庭温馨,情绪不变,所以他们的智商较高,因为学习之进程需要“爱”来保驾护航。
那怎样才能做到呢?
法则三:在游戏中学习,有效提高专注力!
现代幼儿园的开山祖师—福禄贝尔(1782~1852)曾提出,以游戏的方式教育孩子,最能提升儿童学习之兴致。
现代教育心理学发现,即便是患有多动症的孩子,虽然在日常的学习任务中表示出注意力涣散,但如果玩游戏,他们通常能集中注意力。这个发现从侧面证实游戏教学的特殊价值。
儿童教育家福禄贝尔为此设计了很多玩具,大部分是从大自然中取材,一则因地制宜,成本低廉;二则来源广泛,不怕损坏,儿童可用安心尝试。
这里给家长的启发是,不要让孩子死读书,给他们自由去探索,专注力自然就能提升。
法则四:熬炼身体,磨练意志,同样能为专注力保驾护航!
400年前著名捷克教育家洛克的名言:
健全之灵魂寓于健全之身体!
而忠实实践这条名言的,是大名鼎鼎的科学家牛顿。
在牛津大学的校园内,人们看见牛顿一年四季都穿一件衣服。本来,他是用这种方式熬炼身体。别的,牛顿常年洗冷水澡。
由此可见,身体健康,能帮手学者专注于任务!
别的,熬炼身体,同时能培养坚毅之品质,这对于学习至关重要!
因学习之过程,犹如身体熬炼,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持之以恒的长期过程,坚强意志是专注力的后盾!
法则五:营养全面,睡眠充足,这对专注力同样重要!
坚持健身的人士都有这样的常识,运动、营养与睡眠,是增长肌肉的不贰法门。
同样,精于学习的人,也非常注重休息与营养的价值。
我们知道,经验是习得的,它会以长期记忆的方式存储在大脑中。而脑神经在长期记忆形成中,需要补充蛋白质,因为脑神经细胞的生理结构发生变化。
这个道理,与健身增长肌肉如出一辙。
为此,营养与睡眠,对于身体健康、智能增长都极有裨益。
法则六:尽量少用电子产品,庇护孩子能专注于学业上!
有必要提一下,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电子产品的使用对大脑影响巨大,例如,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甚至改变对大脑神经布线。
2008年,美国教育学教授斯莫尔的实验显示:
新网民使用互联网6天后,他们大脑前额叶皮质层出现广泛活跃性,与老网民一样。
互联网改变了大脑的布线!
所以,在孩子成长期,尽量避免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一方面庇护孩子视力,另一方面,也是保障学习进程不受外界干扰,专注于学业上。
来源:甲骨游学,感谢原创,如有侵权,马上删除。
欢迎光临 邳州信息网 (https://www.pzxxw.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