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马牧青:本地人是休闲,外地人才是旅游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Ss_9 发表于 2019-4-3 17:04: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Ss_9
2019-4-3 17:04:33 4006 0 看楼主
全域旅游,为游客,为居民,为企业,唯独不能为政府,这里没有政府的利益,只有政府的职责和义务。游客、居民、企业的日子过好了,政府的工作就做好了,政府就有了政绩和形象。

如果为了开发商的利益一味驱离老百姓,放纵地产商任性而为,不是本色上的从地产转型文旅,而是从城市转移至景区和乡村,打着文化旅游的名义去做旅游地产,打着乡村振兴的名义去做乡村地产,结果只剩下一堆堆建筑垃圾,没有内容,没有产业,到头来游客、居民、企业都没有收益,何谈政绩?老百姓会骂娘,最后政府会败坏形象,所谓文旅小镇就成了耻辱柱。





比来有篇文章,标题问题叫《谁的“全域旅游”》。文中提出了一个很辛辣的问题:“全域旅游”为了谁?笔者认为说到了关键处,也戳到了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的把柄。按照他的排序,依次是游客、居民、企业、政府。
本地人是休闲,外地人才是旅游
结合全域旅游,先说一下游客和居民。我认同“外地旅游者是第一消费群体”的说法,其次才是本地居民。之所以在此强调这一点,是因为目前有一种说法甚嚣尘上,在业界大行其道、大有市场,并且已经成为各地大建景区的借口,那就是“旅游开发首先应安身于本地市场”。我有三个理由质疑这一不雅观点:
其一,本地人是一个休闲消费群体,但绝不是旅游消费群体
如果安身于本地,那是休闲,与公园没有区别,但这是有矛盾的,不收费,本地人可以天天来;收费的话,可能就不来了。从全域旅游的角度说,全域旅游也就变成了全域休闲。吃住行游购娱,如果没有了“行”,就没有“旅游”的概念。没有自然与人文的差异化,那不叫旅游,那是本地人自娱自乐。
比来颇为火热的夜间经济是度假旅游的重要方式,但光影秀不是夜间经济的全部。就像每一座城市的母亲河都有光影秀一样,那是本地人自娱自乐的东西。
再举一个例子,杭州西湖首先有一个全国性乃至世界性的市场,然后才是本地人的公园。当然,我们可以有一个更深的理解,这也是当今更高层次的旅游体验的真谛:正因为有了本地人的生活真实形态和休闲活动,西湖的自然、人文与本地人独特的地域性的、风俗化的生活,才统统成了外地人眼中的风景,卞之琳有一首十分隽永的小诗《断章》可以诠释这一逻辑关系,“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对于旅游者,这种差异化的旅游体验更地道、更真切、更有价值。





其二,有些小规模景区可以定位在一个近距离半径之内,这就有了区域旅游的概念,因为对于旅游者已经有了差异化改变,但这已不是本地人的休闲。
做旅游根本就不存在本地市场的问题,如果说有,那是休闲市场,这个市场可以兼顾,但绝不是主要目标。如果非要定位于本地市场,一无有效重游率,二无品牌输出价值,三无持续性收益,四无住宿等过夜延伸性消费。譬如:农家乐、休闲农庄等,归根结底还是要安身于休闲市场,从城里到乡村,这是乡村休闲,同样不构成旅游。尽管可以用文化旅游的手段打造,但市场半径不会太大,即使外地人过来,也是本地人伴随来休闲的。
其三,对于全域旅游,本地居民是重要参与者和休闲者,而不是旅游者,在休闲旅游时代,旅游者在不雅观光之外,还要体验本地生活。
一个旅游区,尤其是旅游小镇、乡村旅游区域,如果没有了本地居民的生活和生产,就没有了独特的乡俗、乡礼、乡情、乡品、乡事、乡节。表演永远带着假面具,只可不雅观,不成体验;演艺场景永远替代不了生活情境。从这个角度讲,搞旅游开发请不要驱赶原住居民。反过来考虑,因为旅游者的到来,本地人受益,有了就近的就业渠道,有了更高的生产价值,有了更好的生活质量。故而说,全域旅游为了本地居民,没弊端。
全域旅游很大程度上是全域休闲,以本地人休闲为主,涵盖城乡二重空间。如果外地人真的在全域城乡间游走,那是度假,是一个旅游目的地的概念。第一需求是不雅观光,但以生活体验为日常形态;追逐的是旅游吸引物,但以业态为最终消费目标。





全域旅游为客为民为企业,唯独不能为政府
对于全域旅游中企业和政府的关系,有两个不雅观点:
其一,企业是全域旅游的投资开发主体,因为旅游要面向市场的,市场不是政府说了算,那些数字唬唬领导可以,忽悠不了游客。
企业真难,既然在东家地盘上投资,就要顺应时势。政府也难,这届政府短时间内要有政绩,且要摆在明处——形象,这就必需要求投资项目在限按时间内要建成落地,所以,在全国涌出了一堆堆建筑群——所谓死城、鬼城,在没有打造出核心旅游吸引物之前,已经建成了所谓功能性配套设施,但却没内容、没产品,结果狗咬刺猬——没处下口了,最后是没有人流量,瞎子点灯——白费一只蜡。企业难在哪里?既然没有按旅游投资开发运营的一般规律办事,那就只能考虑地产问题,因为短期内要平衡收益。
其二,全域旅游,为游客,为居民,为企业,唯独不能为政府,这里没有政府的利益。
为游客,是为了提高生活和生命质量;为居民,是为了提高保留、生活和生产质量;为企业,是为了提高生产水平。如果非要说为了政府,那就是:游客、居民、企业过得好,政府就做得好了。政府纳了税,只有责任和义务,权利是建立在责任和义务之上的,政府只有搭台办事的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Ss_9 当前离线
中级会员

查看:4006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