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互帮互助,让我们的生活越过越好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diegebadi 发表于 2019-4-11 10:55: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diegebadi
2019-4-11 10:55:48 4339 0 看楼主


遂溪县乌塘镇边草塘村乡亲们一起收玉米。

“加油干呀,不然主家不给早饭吃哦!”

“哈哈——”

4月10日凌晨5时,天还未完全亮,在遂溪县乌塘镇边草塘村一片绿油油的玉米地里,村民们已在忙活着。记者数了数,男女村民60多人。

额头汗水晶莹,手下动作灵快,这是劳动人民才有的画面;语言诙谐幽默,掰起玉米沙沙作响,这是农村农业才有的歌声。

“哈哈,饭有的是,来,歇一歇,喝口水!”

循声望去,地头走来一位40多岁模样、敦敦实实的中年人,左手提着一大袋玉米,右手拎着一大个开水瓶。村民蚊哥介绍,他就是这块地的主人,叫沈敏,本年约40岁,当天全村共60多名乡亲“换工搭伙”为沈敏、杨利、陈元生、陈四等四户人家摘玉米。

“这可是一种新的互帮互助方式啊!”蚊哥说,上世纪50年代时曾搞过互助组,后来土地承包到户后,换工互助就越来越少了。“现在伸手便要钱,没有现钱,请不来活儿了。”

“春耕或者抢收的时候,忙不外来都要请人,但工资一家比一家开得高,招待一家比一家好,不光花费大,还经常闹矛盾,活儿也不必然做得好。”50多岁的村民陈文插话道。

“是啊,工资从每天四五十元涨到七八十元,最忙的时候,有的甚至出到120元。就这还要招待好,顿顿有酒有肉,大热天还要喝酒。请个活儿难着呢!”种植户陈元生说,“从2011年开始,我们就商量着村民成立互帮互助组。劳力集合在一起,抱团干农活,按照农作物情况,一家一家做,彼此之间不付工资,吃饭也不讲究,谁家农活紧就先集中帮谁干,帮谁家干活,谁家就出200元钱买菜集中烧饭吃,今天做东的有四户人,每户出200元共800元钱,买菜已很丰盛了”。

说起互帮互助,蚊哥高兴地说:“自从村民成立了互帮互助组,大家再也不愁劳力了。吃饭也简单,干活儿再没有醉醺醺的了,不仅活儿干得好,干得快,也安全,大家一起工作更开心,互帮互助,让我们的生活越过越好。”

“10亩地听起来是很多,但也就忙几小时,在乡亲们的互相帮扶下,地里的玉米很快就收完了,并且和乡亲们在一起劳动,我开心得很!”家里种有近10亩玉米并已经全部收起的小陈对记者说。由于公婆年迈,两个孩子也正在上学,小陈和丈夫都没有出去打工,就多种了几亩地。可地多了,他和丈夫又根本忙不外来,要收起近10亩的玉米对她和丈夫来说至少得花十多天的时间,最担心的是误了农时,但因为有乡亲们的互帮互助,不到半天的时间便全部忙完了。当天小陈是来给其他乡亲帮手的。

人多力量大,经过60多人的努力,30亩玉米不到半天就收完,金黄的玉米棒子装了满满几大车。

“大家在一起干活,有说有笑,格外有劲,不知不觉就是一天,真是‘累并快乐着’。”年轻村民小杨打趣道。

“哈哈——”村民们爽朗地笑着,在阳光沐浴下的这块玉米地,好一幅和谐、明媚、温馨的美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diegebadi 当前离线
中级会员

查看:4339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