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对孩子暴躁的妈妈身后,都有一个缺席的爸爸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两手相挽 发表于 2019-5-9 13:40: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两手相挽
2019-5-9 13:40:49 4674 0 看楼主
来源:儿童英语听力

一个家庭,应该是夫妻一起承担所有事,才能让这个家庭和谐美满。请各位爸爸们多多参与家务和教育孩子,给妻子分担一些劳累,也给孩子带来一些美好的陪伴。

01

妈妈为什么这么凶?

昨天看到伴侣圈一个妈妈的动态:



看起来是个有趣的事,但背后的心酸估计只有当妈的才能懂了。

大概很多男人有时候都会纳闷,谈爱情的时候温温柔柔的老婆,怎么结完婚生完孩子,咋就那么难伺候?分分钟脾气就爆发?

纳闷毛线?还不是因为老公不得力?

如何让一个少女变成一个暴躁的妇女?嫁个不管事的老公,生个不省心的孩子。

前段时间《都挺好》蛮火的,看到各个公众号都在写苏妈妈怎么怎么强势,儿女上如此,对老公也是如此。

一开始嘛,我也觉得是苏妈妈太强势了,后来看到苏爸爸在老婆走后做的一系列事(把儿子都弄得离婚了),才觉得,碰上这样一个老公,女人不强势不行啊!



(家庭一有不合,他就装傻充愣)

连他二儿子也说,“妈在的时候这个家多好呀~”撇去“重男轻女”不说,苏家确实是苏妈妈一个人在操劳着。

如果可以选择,苏妈妈不想找个靠谱的男人,什么都不消操心地过完一生吗?当然想,可现实摆在面前,都是被逼出来的啊~

而这是中国家庭大多数的现状,妈妈强势的背后,往往是一个爸爸的缺失。武志红老师在书中这样写过,有问题的家庭结构,常可归到一种模式上:一个焦虑的母亲,一个缺席的父亲,和一个有问题的孩子。

一个时不时暴躁的母亲,孩子不省心是一个原因,最大的原因是缺席的父亲。

02

妈妈的形象,从什么时候开始变成了“易怒”的代言?

记得去年的时候,朱丹在微博上发飙,起因是动画片描述的妈妈形象让她生气。



看到她这么一说,我回想了一下,还真是。

比如很多小伴侣喜欢看的《大耳朵图图》,妈妈就时不时发火:



图片来源:《大耳朵图图》

《大头儿子小头爸爸》,简直家常便饭有没有?



图片来源:《大头儿子小头爸爸》

《蜡笔小新》妈妈发火直接一个爆栗~



图片来源:《蜡笔小新》

因为成绩不满有意见的,总是妈妈~



图片来源:《樱桃小丸子》

虽说创作来源于生活,但这生活带来的赤裸裸的本相,真是令为娘的心酸~妈妈们为什么总是控制不好本身的脾气?归根结底,就是一个人承担太多,没有人分担。

当你生活的重心完全围绕孩子和家庭,遇到事情没有人商量只能本身做, 一天24小时几乎没有本身的自由,那种烦躁,郁闷,只需要一句事不关己的风凉话就能点燃。

前段时间,一个二胎妈妈猝死的新闻,看了很是唏嘘。

照顾两个孩子,好不容易孩子睡了,妈妈有了本身的时间,拿着手机逛逛淘宝买的还是孩子的东西,就这样过度疲劳,突发心源性疾病猝死。



这些现象涌现出了一个全世界的问题——爸爸去哪儿了?

家庭的幸福我们总是依赖于妈妈身上,可是家庭不是妈妈一个人的责任。

总说妈妈的性格、妈妈的脾气会影响家庭的幸福指数,但却忘了家里还有一个爸爸。

03

为什么你的妻子,突然不再温柔?因为是你逼走了妻子的温柔

很多爸爸不会帮妻子承担家务和孩子的教育,认为妻子照顾孩子承担家务都是理所当然的。

《爱情保卫战》一期中,丈夫控诉妻子生孩子后性情大变,从温柔体贴变得暴躁易怒。

妻子的解释很简单,老公不承担照顾孩子,本身太累了。



图片来源:《爱情保卫战》

有研究显示,在孩子出生第一年里,大概有67%的女性对婚姻满意度急剧下降。

虽然女性不满的原因各种各样,但是最根本的原因只有一个——妻子感觉本身已经是一个"妈妈"了,但丈夫似乎根本不像"爸爸"。

爸爸的缺失,是妈妈们“累”的根本原因。

一个人把孩子的饮食起居照顾得妥安妥当,甚至舍命半夜辅导孩子的作业时,没有人看到妈妈的辛苦,还认为那是妈妈应该做的。

妈妈们在“疲惫”的状态下,更不容易控制本身的情绪,就会时常因为一些“小事”发怒。

一旦妈妈控制不好情绪,忍不住吼了孩子,就会被认为“这个妈妈不称职”“这个妈妈很糟糕”。甚至老公还会在边上说风凉话,“孩子还小。”

而很多爸爸却觉得“妻子矫情”,带个孩子会有多累,做家务会有多累?

建议这样想法的爸爸,单独做一个星期家务带一个星期孩子来体验一下,只是一个星期,而妈妈们却做了好几年。

希望看了这篇文章的爸爸们,能多替妈妈们想想。

做家务的时候搭把手,带孩子的时候参与进去,辅导孩子写作业可以轮流,这样你会发现,阿谁温柔的老婆又能回来了!不仅提升孩子的幸福感,还能婚姻和谐美满。





保举阅读

保举 |《花生酥:超懂小学生的作文秘笈》

保举 |《花生粥:你关心的孩子阅读这件事,我有话要说》

保举 |《花生果:“部编版”教材如何治“两多一少”》





《三国演义》:权力真的不是一场游戏(上)

《三国演义》:权力真的不是一场游戏(下)

《水浒传》之高俅:一个宋朝国脚的逆袭

《水浒传》之史进:纹身男的败家之路





如果您觉得今天的内容还不错

欢迎点赞、评论、分享、转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两手相挽 当前离线
中级会员

查看:4674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