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25年,徐州一套市值100万的房产到底能值多少?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屌丝 发表于 2019-5-19 17:38: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屌丝
2019-5-19 17:38:14 6088 0 看楼主
在买不买房这件事上,起决定性作用的不是位置好不好,也不是户型设计的合不合理、配套成不成熟,而是这个房子未来能不能保值升值,以徐州市区的房子为例,取6年时间,太长谁都无法预测,当前一套市值100万的房产,到2025年会价值多少钱呢?我们不妨按照现有的已知条件,以最通俗易懂的语言,做一个大胆的预测。



首先,我们要明白,无论是现金理财,还是买房投资,无非两个目的,一是本金不能受损失,二是尽可能实现收益最大化。特别是对于我们依靠省吃俭用、辛苦奋斗获得财富的群体来说,更是慎之又慎,容不得半点闪失,在徐州买房还能不能保值升值,必需要从城市的基本面和全国经济的大局两个角度去分析。

1

市场稳中向好,全国30家千亿房企22家进驻徐州

在一个城市买了房,就相当于买了这个城市的股票,城市的发展也将于个人的资产息息相关。

这两天,在东北黑龙江一个叫鹤岗的小城登上了各大新闻版面的头条,“房价只涨不跌”的楼市信仰,被彻底击碎,有的房子价格低至五六百元/平米,甚至300多块/平米,而这座资源枯竭、人口外流的城市,所面临的正是如何寻求经济的转型。

有在鹤岗的买房的业主吐露了心声,“在鹤岗买房这几年,资产一直在缩水,连睡觉的时候,都在赔钱。我现在把房子卖了,可能都卖不出装修钱。”



从鹤岗这个例子中,可以看出选对一个城市的重要性,虽然徐州曾经一度也是“一城煤灰半城土”的资源型城市,但是经过这么多年、这么多人的努力与拼搏,徐州已经探索出一条属于本身的发展道路,并且走得很坚定也很成功,从淮海中心确立,到一带一路节点城市、荣获联合国人居大奖殊荣......徘徊在二线与三线城市之间的徐州,城市的基本面还是很健康的。



最主要的是,当前的徐州已是品牌房企扎堆,全国一共30家千亿房企中,有22家都已进驻徐州,大浪淘沙,随着中小型房企的散去,比拟于以往,2019年的徐州房地产市场也更加开放透明,也更加规范化,这也就为接下来,分析未来房价走势提供了不变的基础。

2

房价上涨的根本动力,不外乎以下三点

在98年住房商品化改革以前,相信我们很少有人会去关注房产,毕竟没几个人会认为房产能够获得快速、高额的收益。阿谁时候,我们宁愿去买黄金,甚至股票。但自98年以后,我国的房地产行业开启了发展新纪元,以全世界绝无仅有的速度实现了发达国家上百年走过的路,人们的居住质量大幅提高。

这期间,我们不仅诞生了超强实力的开发商,也孕育了数量众多的中产阶级,他们很多人的主要资产就是房产,有人说,在一线城市卖掉一套房子,然后理财,这辈子基本就可以实现财务自由了。在徐州的圈层中,也逐渐形成你在市区有几套房来定义身价。原因就在于这些年,我们的房产增值太厉害了。就其增值倍数来说,虽然跟一颗糖差不多,但由于房子的价值基数大,其乘数效应更是可不雅观。比如以前一颗糖0.5毛,一套房子20万,如果都增加10倍,一颗糖和房子价值别离就是5毛和200万。那么,你会认为谁增长不合理呢?其实,根本没什么区别。

大家都见识了中国楼市的奇迹,也见证了徐州房价的一路高歌,但时针转到2019年,全国商品房均价已接近9000元/平方米,将近80个城市住房均价过万,徐州一些小区的房价更是从16年均价五六千元,骤然跳涨到一万二三往上,有人说,房价不成能永远涨,终有掉头向下的时候,或许2019年,或者2020年就是一个转折点。所以建议大家不要再买房,应该留现金最为保险。事实结果到底如何?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就要弄清楚未来房价的趋势,向上或者是向下。太长的时间,确实不太好估算,毕竟市场中存在了太多的变数,本文以2025年为时间点,到现在6年时间,差不多以前的两个楼市周期。那么,问题抛出来了:到2025年,在徐州现持有一套市价100万房产大概相当于多少现金?分析预测这个问题,就必需先找出影响房价的关键因素,主要是这三大因子:

第一个因子,货币贬值幅度

先举个例子,设定一件商品的价值是5元,全社会的商品总价值为50万亿元,这个时候国家发行的所有货币总额刚好也是50万亿元,5年后,国家发行的货币为100万亿元,那么这件商品就从5元变为10元。这是商品价值增加了吗?显然不是,只是货币池子的钱翻倍了,也就是说货币贬值,这里必需要引入一个关键名次:M2(也就是央行在市面上投放的货币总额),通俗讲就是市面上流动的钱。

从下图可以看出,从金融危机之后的08年开始,央行就开了挂一样的注水,开始反超美国,十年来,中国的M2翻了3.6倍。2018年,中国的GDP是美国的2/3, 而M2是美国的2倍。



为什么你的钱感觉不值钱了呢,为什么你感觉以前在徐州2000块钱工资也够花,如今月薪5000也很拮据呢,原因就是央行在向市场注水,东西还是那么多,但是钱变多了,现金的购买力自然就会被稀释。



△中美两国M2对比

而注水传递效果最明显,就是离银行比来的房地产行业。这也是我投资地产最核心的逻辑,房产往往也是是对抗通胀最无脑的选择。



△中美两国M2年度增长率对比

从中美两国M2年度增长率对比中可以看出,M2历年增长,美国在4%摆布,中国在12%摆布,但是从08年往后,这几年增幅已经有明显的下降趋势。

第二个因子,地价增长速度

用面粉与面包的关系来形容地价与房价关系是最贴切不外了。在现实的楼市中,两者是互为影响、互为促进。在徐州因为有些楼盘土地出让年限跨度较大,即使相同地段,差价也很大,但是正常情况下,土地成本约占整个商品房售价的50%,其他诸如营销成本、人员工资、办理费用和建筑成本等占售价的比重并不高,开发商在市中心盖房子的成本与徐州郊县盖房子成本差不了多少,主要就是房子下面的土地价格,不同的地段决定了面粉价必然天壤之别。

决定土地价格也并非完全市场因素。据统计,2018年,我国土地出让收入已达6.5万亿元,同比2017年上涨了25%,2017年土地收入占本级财政收入比为24%,2018年只增不减,这已经是多年连续上涨。原因就在于地方对土地财政越来越依赖。毕竟各城要发展,不成能都依靠国家财政。城市发展要出成绩,用钱地方多,土地收入是难割舍之源。据统计,2018年徐州土地财政收入为496亿,排名进入全国前30强。



第三个因子,人口因素

离开人口因素谈房产那是不负责任的。回顾这一轮房价上涨过程中,比力显眼的西安、成都、杭州等城市,无一例外的就是人口增长名列前茅,坐拥千万人口的徐州也是一样,道理很简单,有人就有住房需求,即使是不同层次的。据联合国预测,至2030年时,中国城市化率在70%摆布,彼时,中国的城镇人口将达到10.2亿,比拟2018年末增加2亿城市人口。按照近5年人口增长趋势对比,其中新增城市人口中有50%的城市化人口是来源于农村,50%来源于区划调整和自然增长。

3

2025年,徐州一套市值100万的房产到底能值多少?

1年太短,10年太长。我们权且把预测的时间放在2025年,虽然我们不能完全预测出准确数据,但通过上面三大因子和具体数据,按照现有的已知条件,在市场平稳的行情之下,基本可以推导出一个大概数值。说是大概,也并非不成实现的数据。论证如下三点:

1.货币增速。我们知道,2017年和2018年,我国M2增速为8.07%、8.1%,都在8%徘徊。如果说我们对此还没什么概念的话,那么时间再往前延伸10年看,2016年M2增速为11.3%,越往前,货币增速越高,08年的M2增速达到17.82%,在08年到16年间都保持在11.3%-17.82%之间,反过来看,我们的货币增速是逐年下降的,也就是说我们的现金贬值幅度不才降。按照此速度,到2025年货币贬值幅度大概在6%摆布,100万的房子6年的时间升值约为100万×(1+6%)∧6≈142万,单纯的从货币贬值速度来看,100万的房子6年时间增值约42万。

2.土地财政依存度。2017年土地收入占地方财政比为24%,到2025年,我们的智能制造可能会有所增长,可以替代一部分财税收入,加之一二线城市可供建设的土地减少,土地占财税收入比可能下降到20%摆布。当然,到2025年时,我们还可能面对一个新情况,那就是房产税,基本上在一些城市开始试点实行是大概率,当然,如果初期1%不到税率,对房价的影响也比力有限。我们预计,徐州当前的地价已然不低,未来6年,徐州同区域住宅楼面价大概会保持在10%-20%的增幅。



3.人口增加因素。强者恒强,经济较弱的小城市人口必然面临被大城市虹吸的结果,加之农村人口继续流入大城市,到2025年时,徐州将会有更多的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市场的购买力依然很有后劲。

综上3个推导因素,我们认为,徐州未来房价已经不成能继续像过去一样3年翻倍,但考虑到目前处境,6年时间可以实现50%-60%的增长,也就是说,到2025年时,徐州仍能够实现较大幅度增值,现在徐州一套市价100万的房产,可能有150万到160万的价值。当然,不是说徐州每个区域都有这个增长幅度,一些缺少规划支撑的城郊区域,说不定保原值都困难。

来源:徐州百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屌丝 当前离线
中级会员

查看:6088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