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哪吒之魔童降世:我们所有人都是在父母的“诅咒”中长大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我很兇的 发表于 2019-7-28 16:41: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我很兇的
2019-7-28 16:41:41 3184 0 看楼主
​​最近口碑炸裂的电影叫《哪吒之魔童降世》。
上映一天就票房就破了一亿,豆瓣评分是8.7。
一部动画片,我居然看哭了好几次。
我第一次哭是因为,在有生之年,居然能看到堪比好莱坞级别的动画大片了。
之前的《大鱼》《大圣归来》这样的动画片,都是在画面上达到了好莱坞级别,但在思想内核和情节上,都比较幼稚,而《哪吒》这部电影,居然也有让人喘不过气的节奏和非常正内在的三观。
什么叫做“正”的三观呢?
所谓“正”就是你看了这部片子,就会明白,我们该怎么做人。
今天,我就给大家讲解《哪吒》里蕴含的心理学的道理。
如果我们把这部电影的核心故事提炼一下,就会看到的是我们身边的故事。
什么故事呢?
就是一个学渣和一个学霸的两个孩子的故事。
学渣哪吒和学霸敖丙,他们都有非常尽责的父母,但是父母的尽责却没有得到好的结果,哪吒成了问题儿童,而敖丙最后背叛了家族,毁掉了家族最后的希望,这是为什么呢?
原因就在于父母太自恋。
自恋在哪里呢?
比如哪吒的父母。
1. 缺少陪伴:因为哪吒被认为是有病的,所以,父亲忙着四处求医问药,母亲忙着事业打拼,试图帮助哪吒融入社会,但效果为什么不好?
因为孩子最需要的不是生死,而是陪伴。因为缺少陪伴,哪吒不知道如何消化自己的情绪,感觉到被遗弃,痛苦不堪。
2. 缺少教导:哪吒天生力大,玩个毽子对所有人都是送命题,但是母亲宁可受虐,也不会教育孩子如何把握分寸,告诉孩子这样做对别人的影响;
更不会教育孩子如何与当地百姓交往,帮助他建立自己的社交圈,导致哪吒不知道如何与他人交往。
3. 缺少共情:哪吒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不敢展现脆弱,总是要扮演强者的角色,这是因为他的父母很少和他有真正的情感交流,他成了一个无处流泪,痛苦无人理解的孩子。
缺少陪伴,缺少教导,缺少共情是我们所有人成长的三大缺陷,就是这三样的缺陷,让很多人在长大以后,一直都会在感情中不知所措,不知道如何被爱。
那么哪吒在电影中是如何长大的呢?
第一,他有了一个可以彼此理解,一起玩耍的朋友
第二,他有了一个因为年纪太小而没有用被污染的视角看待他的天真的小姑娘
第三,他知道了父亲其实是爱自己的,宁可用自己的命来换他的命。
他得到了人生三大至宝,所以才会真正长大。
这三大至宝就是一个可以深深理解自己的人。
一种真正被平等相待的视角,确认自己是被爱的。
当我们拥有这三样东西的时候,我们才能真正长大。
这就是这部电影最精华的部分。
而在哪吒原版故事里哪吒的死法更惨烈:“割肉还母,剔骨还父”,其实这种成长是彻底和父母决裂,这种成长是假的成长,真正的成长是因为得到了真正的爱,才有出路的,否则一切都是一种自我欺骗。
因为一个人真正需要的不是变得更强,而是活在爱里。
如果你有什么想和我分享的,可以给我发私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我很兇的 当前离线
中级会员

查看:3184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