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方网记者刘理、通讯员宋亚文8月15日报道:被法院拍卖成交的农贸市场交付时却“受阻”,经执行法官一查,才发现农贸市场多年来被非法占用。某公司自称是唯一合法的市场管理人,连续多年向摊贩非法收取租金,在得知拍卖成交的消息后,甚至变本加厉,用“停水断电”威胁摊贩一次性交纳半年租金。 面对非法占用人拒绝腾退,买受人的合法权益如何得到保障?刑事涉财产刑如何得以执行? 上海二中院执行法官陈华荣为了保障民生和保护买受人利益,当机立断处理非法占用,带领执行干警赶赴现场强制清场,成功交付给了买受人,也恢复了摊贩们的正常经营秩序,保障了附近居民的日常生活稳定。 农贸市场拍卖成交支付受阻 2018年,上海二中院刑事审判庭对缪某等犯集资诈骗罪作出了生效判决,缪某等人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剥夺政治权利5年,并处罚金50万元,同时违法所得予以追缴并按比例发还集资参与人,不足部分责令继续退赔并按同等原则分别发还。2019年1月,该案件由上海二中院刑庭移交二中院执行局执行。 承办法官陈华荣通过查阅卷宗,立即认识到缪某等人集资诈骗案执行的复杂程度:不仅被告人本身涉案众多,而且需要清偿的受害者人数达3000余人,案件标的也高达2亿余元,需处置的住宅、办公楼等有50余套…… 陈华荣不敢耽搁,立即启动了执行措施,成功追回赃款1000余万元,并于2019年6月29日对涉案35套房产进行网络司法拍卖,最终拍卖成交16套。 这16套成交的标的中,有一个是被强制清场拍卖的农贸市场。据了解,该农贸市场登记在缪某经营的上海某贸易公司名下,实际上就是缪某用集资诈骗来赃款购买的资产。 拍卖成交后,2019年7月3日,该农贸市场买受人将全部尾款交到上海二中院。不过同时该市场摊贩纷纷向上海二中院网拍办反映,自称是该市场管理人的某经营管理公司得知拍卖成交的消息后,强制要求每个摊贩一次性交纳6个月租金,否则停水停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