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历代帝王到清朝康熙缘何废长城?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XY890 发表于 2019-8-27 16:34: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XY890
2019-8-27 16:34:14 4180 10 看楼主
历代王朝的国家“大一 统”,长期受阻千长城之设。与其说为长城所阻,不如说传统的狭隘的民族 观念制约着人们的思想,不敢越长城 一步!这一不变的“内中国外夷狄”的 格局,最终为清朝所打破,具体说,是 由康熙帝打破的。他把中国“大一统” 的理论和实践推进到了时代的极限。

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与沙俄 签订《尼布楚条约》,划定中俄东段边界。“三北”之一的东北,就民族问题而言,一劳永逸地获得了彻底解决, 从此安宁无扰。



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以噶尔 丹为头子的准噶尔分裂势力,公然发动战争,侵夺内外蒙古,直接威胁京 师。康熙帝毅然决策征伐,很快就阻 挡住了噶尔丹的猖狂进攻。次年,即康熙三十年,率诸主贝勒大臣至多伦诺尔今内蒙古多伦,约会内外蒙古 来此“会盟”調其定疆界,制法律,为 喀尔喀蒙古诸部编制盟旗,从而实现 了北部蒙古的空前统一,接受了清朝的国家主权管辖。困扰明朝 200多年的蒙古问题宣告解决。



就在这次“会盟”之后,有的 大臣看到长城年久失修,建议拨款修理。康熙帝继承了太宗、世祖提出的“满汉一家”的民族思想,进 而又发展成为“中外一视”、“天下一 家”的“大一统”思想,发现长城的存在不利于国家的统一,尤其不利于与 “三北”游牧民族的政治一体化。



当即否定修长城的建议,并说出了一段意 义深远的话:秦筑长城以来,汉、唐、宋亦常修理,其时岂无边患?明末我太祖统大兵长驱直入,诸路瓦解,皆莫敢当。可见守国之道,健在修法养民,民心悦, 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所谓众志成城者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越珑vdgkcs 发表于 2019-8-27 16:36:03 | 只看该作者
沙发
越珑vdgkcs
2019-8-27 16:36:03 看楼主
转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ttcs 发表于 2019-8-27 16:36:42 | 只看该作者
板凳
ttcs
2019-8-27 16:36:42 看楼主
清朝皇帝同时兼任蒙古大汗(蒙古帝国已不复存在),因此长城就没用了,里外都是自家兄弟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apian 发表于 2019-8-27 16:37:12 | 只看该作者
地板
apian
2019-8-27 16:37:12 看楼主
长城就是防他们的,满清带着蒙古大舅子打进来了还要自己防自己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aawanghuan 发表于 2019-8-27 16:39:05 | 只看该作者
5#
aawanghuan
2019-8-27 16:39:05 看楼主
防的就是鞑子,既然进来了,自然不需要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18465454621 发表于 2019-8-27 16:40:38 | 只看该作者
6#
18465454621
2019-8-27 16:40:38 看楼主
就是防鞑子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oiidcfcvae 发表于 2019-8-27 16:42:31 | 只看该作者
7#
oiidcfcvae
2019-8-27 16:42:31 看楼主
因为喀尔喀服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pstroexhxq 发表于 2019-8-27 16:43:44 | 只看该作者
8#
pstroexhxq
2019-8-27 16:43:44 看楼主
长城挡不住游牧民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xieziyl 发表于 2019-8-27 16:45:23 | 只看该作者
9#
xieziyl
2019-8-27 16:45:23 看楼主
唐朝也没用修长城 北部疆域都囊括贝加尔湖 修长城没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xidjrioxcw 发表于 2019-8-27 16:47:13 | 只看该作者
10#
xidjrioxcw
2019-8-27 16:47:13 看楼主
康熙帝继承了太宗、世祖提出的“满汉一家”的民族思想,进 而又发展成为“中外一视”、“天下一 家”的“大一统”思想,发现长城的存在不利于国家的统一,尤其不利于与 “三北”游牧民族的政治一体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XY890 当前离线
黄金会员

查看:4180 | 回复:1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