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邳州最老立交桥与青年三巷,快拆迁了,将建城西新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完颜阿古娜
2019-9-9 08:20:53 7615 1 看楼主


沿着这条专用铁路,来到了运河街道青年三巷。铁路从邳州火车站修到邳州港,全长三公里。青年三巷隶属青年路社区,大部分地块过去属于邳州站,从八十年代起陆续建起了民房。几经周折,这里已形成规模居住区。但要不了多久,就会拆除掉,建设邳州城西新区。



站在青年路立交桥上,向西可以看到繁忙的人流和车流。人们匆匆而来,匆匆而去,谁也不知道他们在忙些什么。立交桥是铁路专线的一部分,为邳州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也见证了城西的苍桑变迁。从五十年代起,城西就是邳州工业基地,支撑全市工农业良性发展。



忽然,听到从南面传来火车的鸣笛声,几十列车厢链接成一条生锈的长龙,像一位鹤发童颜的老人遇到了烦心事而生气的样子,嘴里喘着粗气,似乎要叫骂一通,方解心头之怒。火车穿过立交桥后速度明显加快,怕误事,一路向北疾弛。



青年三巷最典型的住房是平房和后来接上去的二层小楼,内部留一天井口。为了增加面积,个别户近期堵上天井,又向上接了一层。青年路在青年巷的南面,是老城的中心通道,建于五十年代中期。起初青年路由三部分组成,东面为青年东路,西为青年西路,中间是一口深而宽阔的水塘,人们称之为船塘,与大运河相通,停泊不少船只。青年路直到七十年代才合三为一,变成当前的路形。



除二三层小楼,青年三巷里还可见到一些起脊瓦房,年代稍显久远,看上去却很亲切。院内的石榴即将成熟,到了中秋节就会成为人口中的美味。生活就是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匆匆忙忙,至于收获到什么,天知道。



无论红石榴还是白石榴,都是这里的点缀,却不在乎别人怎么看待它。从这一点来讲,植物比人想得开。突然想起一件往事来了,大约数十年前,以铁路立交桥为界,狂热的年青人分成了两个派别,各有一些人参与,互不服气,常打架斗殴。



其中一派以港务局附近为基地,另一派以城关供销社附近为地盘。那年的十二月三十日,气温降到零下十七度,大运河里结了十多公分的厚冰。两伙人在港口附近的运河水面上打起了群架,互有受伤。后来,一位老人说过:好人终究是好人,坏人迟早要受到惩罚。



来到一个寂静的小院,找个板凳坐下来,和热情的房主聊了起来。房主姓徐,从老家铁木业社退休后一直住在这里。老人七十岁有余,身体健朗,从不打牌,喜欢待在这个幽雅的院落里,或侍弄花草青菜,或一个人静静地看本书,一副与世无争的样子。



院内种植了三棵树。一棵柿子树,今年是小年,结的不多;一棵是银杏,树上挂满白果;另一棵是石榴,果实累累,像是遇到了大年。这棵石榴树是一九八七年栽的,主人说,新屋落成的第二年就栽了这棵树,由于体型受看,一直招人喜欢。



老人住的是一座简易的平房,红砖红瓦,异常喜庆。门前是一个大院子,长度十五米,面积约一百二十平方,得光得风,冬天暖和,夏天凉爽。他说,在这里住习惯了,再好的楼房也比不过这个小院,没有噪音干扰,走一走,看看花开,散散步,听听鸟鸣,心情特别好。



院子内设施简单,西边是一个小棚,堆放一些杂物,感情都很深,舍不得扔掉。东面是两间灶房,在楝树下洗菜做饭,难得一份悠闲。水缸里盛满了水,晒上一天,傍晚就可以痛快地洗个温水澡,一天的风尘便会烟消云散。



(以上文图来源:邳州小叶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沉默81 发表于 2019-9-9 15:14:55 | 只看该作者
沙发
沉默81
2019-9-9 15:14:55 看楼主
真的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完颜阿古娜 当前离线
青铜会员

查看:7615 | 回复:1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