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葛玛家的房子修好没?塔巴有没有拿到放牧的劳务费?白玛卓嘎心里,乡亲们的事总摆在第一位。 白玛卓嘎是西藏自治区那曲市索县加勤乡纪委书记,去年9月26日,她冒雨前往贡塔雪村入户核查,泥泞的山路上,她不慎摔倒,导致左脚踝粉碎性骨折、脚掌骨折三处,身体里被打入一块钢板、十二根钢钉。而这一切并未阻挡她与当地群众脱贫攻坚的斗志…… “大脚掌”踩出村情 2011年10月,江达乡选派一名干部到努普村开展驻村工作,参加工作仅两个月的白玛卓嘎主动要求驻村,到群众中去锻炼。经组织批准,刚刚26岁的白玛卓嘎背着行囊、带着铺盖,一路颠簸来到了努普村。这一去,就是近六百个日日夜夜。 “牧民的女儿”白玛卓嘎在参加工作第一天就嘱咐自己,要把老百姓装在心里。“阿妈啦,我是咱村里的驻村干部,今天来看看您,和您聊聊家里的情况!”“您觉得目前村里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来到努普村,白玛卓嘎一头扎进了牧场和屋舍院落,了解每户家庭人口、收入、存在困难等情况。 “带着感情下去带着感想回来、带着问题下去带着思路回来、带着责任下去带着成效回来。”她用半个多月的时间走遍了努普村的57户人家,访遍了12位低保群众。在村主任索朗贡布家里,白玛卓嘎注意到他的儿子小学毕业便辍学在家。交谈中,她发现努普村存在一个普遍问题:农牧民思想比较守旧,认为“送孩子去读书就没有人放牧”,不重视教育。这导致适龄儿童入学率很低,能读完小学的都很少。 扶贫先扶智,治贫先治愚。白玛卓嘎一次次奔走在蜿蜒的山路上,一回回往返于农牧民家中,为他们讲解国家教育惠民政策,向他们讲述自己读书认字、走出大山、用知识改变命运的经历。入户谈心让家长们慢慢转变了思想,村里适龄儿童入学率有了明显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