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历史之东汉时期的人物故事——戚宦之争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晓望爷 发表于 2019-9-19 19:15: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晓望爷
2019-9-19 19:15:30 2713 0 看楼主
历史朝代趣事

中国历史之东汉时期的人物故事——戚宦之争

本期主要讲述东汉时期的人物故事——西汉戚宦之争、东汉戚宦之争

西汉戚宦之争

中国历史之东汉时期的人物故事——西汉戚宦之争。戚宦之争主要指的是东汉中后期的皇帝外戚与宦官之间的权利争斗。

这场争斗的共同点都是双方扶持年幼的皇帝登基,然后利用皇帝幼弱,以把控朝政。

戚宦之争在中国古代屡见不鲜,其中又以东汉时期最为严重,早在西汉时期就出现过。

汉朝最初的外戚掌权是在汉惠帝与前少帝与后少帝时期,当时刘邦去世后,朝政大权主要由太后吕雉与吕氏家族的人掌控。



西汉戚宦之争

到了武帝时期,汉武帝更是设置了大司马大将军一职,规定必须由外戚担任,加重了外戚的权势。

这个时候,出现的外戚主要有卫氏家族。

随后,在汉昭帝与宣帝前期,政权又独掌在了宦官霍氏家族手中。再之后宣帝的许氏、史氏等。

西汉后期主要是由外戚专权更甚,从元帝、成帝、哀帝、平帝时的王氏、傅氏、丁氏再到王氏,最终由王氏外戚的王莽篡夺了汉室江山。



西汉戚宦之争

东汉戚宦之争

中国历史之东汉时期的人物故事——东汉戚宦之争。到了东汉时期,光武帝削弱三公的军政大权,结果使得担任内朝官职的外戚与宦官没有了三公的制衡,开始出现了权利爬升的苗头。

好在汉明帝继位后,认清时事,在总结了西汉时期的外戚与宦官专权的弊端后,严令禁止外戚身居要职。

这其中以伏波将军兼新息侯马援最为明显。

马援作为东汉初期国家最为杰出的军事将领,其女在汉明帝时期被立为皇后,也正是因为这层原因,明帝为避嫌,竟将功勋卓著的马援未列在云台图画的名臣列将之中。



东汉戚宦之争

不过好景也不长,明帝驾崩,章帝继位后就又开始重用起外戚。尤其是在汉章帝之后,外戚与宦官更是相互更替频繁,皇帝一直被架空。

这种现象持续了上百年时间,直至东汉末年西凉董卓率兵入京,斩杀外戚何太后及其一族后,外戚的专权的历史才得以结束。

不过随之而来的则是董卓等宦官相继掌控朝政,直到汉朝灭亡。



东汉戚宦之争
    汉和帝刘肇10岁即位,太后窦氏家族掌权,后宦官郑众消灭窦氏,掌控朝政。汉安帝刘祜13岁即位,太后邓氏家族掌权,后宦官李闰、江京灭掉邓氏,宦官李、江与外戚皇后阎氏家族掌权。汉顺帝刘保11岁即位,太后阎氏家族掌权,后宦官孙程灭掉阎氏家族,孙程等一干宦官皆被封侯掌权。

随后,外戚皇后梁氏家族也掌控大权,且连历冲帝、质帝、桓帝。



东汉戚宦之争
    汉桓帝刘志14岁即位,宦官单超灭掉外戚梁氏家族,权利随之又转到宦官手中。汉灵帝刘宏12岁即位,著名的宦官集团“十常侍”就是在这个时期。汉献帝刘协9岁即位,太后何氏家族专权,后宦官董卓领兵进京灭掉何氏家族,自己独掌大权。

最后,宦官曹操挟持献帝掌控朝政,直至其子曹丕篡夺汉室江山,东汉灭亡。

戚宦之争点评

中国历史之东汉时期的人物故事——戚宦之争点评。通过对以上故事的描写,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作为最高领导者,可以放权,但一定要能掌控得住全局。往往是身边最亲近的人,最是容易窃取自己的利益。除了自己,永远不要相信任何人,尤其是自己身边的人。大胆用人,并不等于就可以给予对方至高的权利。懂权术,要懂得利用身边有威胁的人去制衡另外一队更有威胁的人。



东汉戚宦之争

中国历史之东汉时期的人物故事——戚宦之争。好啦,这就是本期讲的西汉戚宦之争与东汉戚宦之争的故事。

下期为你讲解——东汉时期的人物故事之党锢之祸。

喜欢历史的朋友可以点击我的上方进行关注,也可以随时与朋友一起分享。

【 相关阅读(点击即可查看↓↓↓)】

中国历史之东汉时期的人物故事——伏波将军马援

中国历史之西汉时期的人物故事——汉武盛世

中国历史之西汉时期的人物故事——昭宣中兴

中国历史之西汉时期的人物故事——平定诸吕

中国历史之东汉时期的人物故事——光武中兴

中国历史之东汉时期的人物故事——明章之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晓望爷 当前离线
中级会员

查看:2713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