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大气下陷了,会胸闷气短心悸,一劳动就加重,这个经验值得一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也曾相识825 发表于 2019-10-11 15:04: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也曾相识825
2019-10-11 15:04:28 4443 5 看楼主
读者来信:体质较弱,于两月前自觉胸闷气短,倦怠乏力,劳动过重及过度则气短愈甚,过动亦觉心悸,但饮食尚可。自己用过木香顺气丸、开胸顺气丸,但是服药后且加重。舌苔薄白,脉沉细。



首先,来说说她这是什么问题?

她这是属于宗气不足,大气下陷。

“胸中大气下陷”学说,是张锡纯在汲取《黄帝内经》《金匮要略》《医门法律》三家之长的基础上,创立出来的。

那么这位读者的大气下陷,怎么改善呢?

这位读者本为虚证,前医误用香燥开气之品,犯虚虚之戒,以致气短愈重。

气短乏力,每过劳则诸症加重,当为宗气不足,大气下陷,可以用张锡纯的升陷汤。

方中生黄芪补肺气,同时升气,如果病情重一些,这味药的量可以增加,不建议用炙黄芪。

知母凉润,克制生黄芪的热性。柴胡升少阳之气,升麻升阳明之气,桔梗载药上行,三味皆为提升之药。提醒一下,后面这三味药的份量基本不用改变。

这个方子最好在中医的指导下使用,如果自己服用,一定要谨遵原方,顶多增加点生黄芪的量。同时孕妇一定不要自己乱用药。

接着来说说,如何判断自己是否大气下陷?

1、呼吸气短,感觉需要用力呼吸才行,一运动更严重,有的患者片刻就要深呼吸一下才舒服。

2、睡眠中的呼吸容易出现问题,容易停顿。躺下后感觉身体重,腹部胸部感觉有压迫感,躺着转身吃力,侧卧还可以,平躺则感觉尤其吃力。

3、咳嗽、咳喘,甚至咳血、痰涎多。

4、说话吃力,声音改变。出现声音颤抖、变声调、语音无力等改变,甚至口干口渴,咽喉溃烂,失音。

5、心中怔忡,就是老百姓讲的心慌、心乱跳。

6、对外界空气影响比较敏感。一旦空气不好,人多拥挤,湿气重、潮闷,则会头晕胸闷,上不来气,心中怔忡,甚至晕倒。

7、胃口不佳,懒于饮食;或者特别饿,特别能吃,一不吃就觉得心中怔忡。

8、心中发凉,身体怕冷。

9、后背感觉发紧,需要捶打才舒服。

10、出汗异常,大汗淋漓,动辄出汗,或者上半身出汗。

11、四肢无力,懒于运动,甚至肢体痿废。

12、少腹重坠,甚至疼痛,小便不利。

13、脉弱,右手尤甚。

另外我给增加一条,结合西医的肺功能检查,大气下陷的人,检测肺功能时,指标会比正常值低。

有这些症状的朋友,就要考虑是否有大气下陷的问题了。

最后再来说说,大气下陷证和中气下陷证的异同点吧?

1、共同点是:

都有气陷证:全身乏力、头晕、头昏、恶寒、气短懒言、咳喘、口干口渴、自汗、内脏脱垂、舌淡苔白、脉沉弱等临床表现;都需要补养元气、升阳举陷;方中都有黄芪、柴胡、升麻三味药物。

2、二者的不同点为:

部位不同:胸中大气下陷在胸中,中气下陷在中焦脾胃;

轻重不同:一般来说,大气下陷病情重,中气下陷病情轻;

表现不同:胸中大气下陷症状以呼吸和心脑不能充养为中心,不兼脾胃虚弱证;中气下陷主要表现以脾胃虚弱症状为核心;

治法不同:因为胸中大气下陷不伴有中气不足,故改善方法是补养元气、升阳举陷;中气下陷主要是中气不足,故改善方法是健脾益气、升阳举陷;方药不同:胸中大气下陷用升陷汤;中气下陷方用补中益气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ttcs 发表于 2019-10-11 15:05:58 | 只看该作者
沙发
ttcs
2019-10-11 15:05:58 看楼主
大气下陷的原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xieziyl 发表于 2019-10-11 15:07:19 | 只看该作者
板凳
xieziyl
2019-10-11 15:07:19 看楼主
城市油烟,尾气污染严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中彩网络gw 发表于 2019-10-11 15:09:19 | 只看该作者
地板
中彩网络gw
2019-10-11 15:09:19 看楼主
好文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filooe 发表于 2019-10-11 15:10:40 | 只看该作者
5#
filooe
2019-10-11 15:10:40 看楼主
转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mibudai 发表于 2019-10-11 15:11:08 | 只看该作者
6#
mibudai
2019-10-11 15:11:08 看楼主
转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也曾相识825 当前离线
青铜会员

查看:4443 | 回复:5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