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痰湿藏于五脏之――痰蕴脾胃,该怎么办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也曾相识825 发表于 2019-10-12 08:07: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也曾相识825
2019-10-12 08:07:26 4747 3 看楼主
痰的产生多由外感六淫、饮食所伤及内伤七情等,引起肺、脾、肾各脏气化功能失常所致。脾主运化,脾胃受伤,运化无权,水湿内停,则可凝聚成痰。痰为有形之阴邪,故痰形成以后,具有湿浊粘黏滞特性,既可阻滞气机,影响经脉气血运行,又可表现病证缠绵难愈。



痰留于体内,随气升降,无处不到,或阻于肺,或停于胃,或蒙心窍,或郁于肝,或动于肾,或流窜经络,引致诸多病证的发生,症状表现各不相同。

若痰停于脾胃,胃失和降,则胃脘痞满,恶心呕吐痰涎,食欲不振,痞满不舒,倦怠乏力,身重嗜睡,胞睑胀痛而痒,眼有沙涩感,或睑肿难睁。

局部的话,轻者胞睑皮色微红,重者红肿;睑内红赤或紫红,甚则溃脓苔白腻,舌胖,脉濡缓。

痰蕴脾胃了,该咋办呢?

对痰证的辨证论治原则有二:

一是掌握该病证的脏腑虚实缓急,急则先治其痰,以化痰、祛痰为主,缓则求其本,治在肺、脾、肾。二是依据痰的不同性质,采用不同法则。

所以,对脾失健运,湿聚成痰者,宜健脾燥湿化痰。

1、香砂六君子汤加减

它出自《古今名医方论》卷一引柯韵伯方。

本方由六君子汤加砂仁、木香组成。方中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益气健脾;半夏、陈皮、砂仁、木香理气化痰。具有疏补化痰之功效。

是治脾胃气虚,痰阻气滞所致之证的方剂。以脘腹胀满痛,呕吐痞闷,不思饮食,舌淡苔白腻为据。

主要用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胃下垂,胃肠功能紊乱,支气管扩张,慢性萎缩性胃炎,糖尿病,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性肠病,肾性贫血(木方加味)等属脾胃气虚,痰阻气滞者。

2、小陷胸汤加减

方中黄连清泻胃热,消除痞满。半夏宣降气机,燥湿化痰。栝楼实清热益阴,导热下行,化痰涤饮而不伤阴。

具有清热化痰,宽胸散结之功效。

主治痰热互结之结胸证。胸脘痞闷,按之则痛,或心胸闷痛,或咳痰黄稠,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合理运用小陷胸汤指导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无论是治疗消化疾病,还是治疗呼吸疾病等,都必须符合小陷胸汤主治病变证机与审证要点,以此才能取得改善效果。

临证选用小陷胸汤加减,改善西医疾病还可用于:急、慢性胃炎,急性支气管炎,尘肺并肺部感染,冠心病,肋间神经痛,胸膜炎,胸膜粘连,淋巴结结核等。

但是,如果你是脾胃寒痰的话,慎用本方。

由于篇幅问题,痰蕴脾胃的内容,也是无法写全,比如它的病机、表现症状、以及改善办法,都绝非寥寥几句可以说完的。比如痰蕴脾胃的改善办法里面,还有二陈平胃汤加减、清胃汤加减等,后续有机会的话,会再次讲讲这个问题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路人郝 发表于 2019-10-12 08:09:19 | 只看该作者
沙发
路人郝
2019-10-12 08:09:19 看楼主
不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森果lcirsa 发表于 2019-10-12 08:10:12 | 只看该作者
板凳
森果lcirsa
2019-10-12 08:10:12 看楼主
转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mooic 发表于 2019-10-12 08:11:41 | 只看该作者
地板
mooic
2019-10-12 08:11:41 看楼主
转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也曾相识825 当前离线
青铜会员

查看:4747 | 回复:3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