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这些墙上的老蓑衣,是这位邳州大妈割舍不下的技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海闊_天空 发表于 2019-10-12 09:39: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海闊_天空
2019-10-12 09:39:01 7481 2 看楼主
唐朝诗人张志和的《渔歌子》中有一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不知从什么时间起

蓑衣和斗笠成了中国人重要的雨具

but

你知道蓑衣是如何制作的吗?



△图片来源于网络
蓑衣制作是一门传统技艺

倾注了民间艺人的聪明才智

在岔河镇马季村

就有一位技艺精湛的蓑衣制作艺人

她叫邹艳文





记者见到邹艳文时,她正在院子里编织蓑衣。今年55岁的邹艳文很健谈,手特别麻利。一提到蓑衣,她立马打开了话匣子:“小时候村里家家都有好几件蓑衣,当时,蓑衣是老百姓居家过日子少不了的物件,干活和行路都离不开它。夏天时,把蓑衣抱出来铺在院子里,又成了纳凉休息的好凉席。”





邹艳文回忆,小时候看到奶奶编蓑衣,非常感兴趣,每次都会凑上前去学,慢慢地她就学会了编蓑衣。邹艳文做蓑衣的原料是茅草或者官草,每年6月份,她都会去河滩里收割官草,整理好后晾晒备用。



编蓑衣犹如织毛衣,盘衣领是整个“串蓑衣”过程中技术要求最高的步骤,也是最花工夫的地方。一件成人蓑衣需要5-6天的时间完成,而盘一个衣领起码要花去半天。



邹艳文编的蓑衣有长款和短款两种,长款主要是男性穿着,结合时下流行的披肩,邹艳文又自创出来了短款,非常受女性同胞的喜爱。看到邹艳文编蓑衣,邻居们都好奇地过来欣赏试穿。



曾经,蓑衣是家家户户必备的遮风挡雨之物。如今,蓑衣的功能正由实用走向观赏、收藏。邹艳文对这门技艺则怀有许多留恋和挚爱,细心地保留着整套制作工具。每到节假日,邹艳文都会带着蓑衣到各个景区售卖或供人欣赏,看到游客对蓑衣工艺啧啧称赞,邹艳文非常自豪:“谁愿意来学我就免费教,不能让这门手艺失传了。”



为了把“串蓑衣”这门老祖宗留下的宝贵技艺发扬光大,邳州民俗研究者王如坤对蓑衣的制作工艺进行了走访和发掘。

邳州民俗研究者王如坤表示:“邳州非遗项目里缺少这样一个好的项目,计划通过参加展演、活动,再鼓励民间艺人多创新、打出市场,希望能把这一项目申报为非遗项目,对于邳州的民间技艺传承是好事。 ”
编辑:朱昱 融媒体记者:胡敏 摄影:韩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西风吹雨 发表于 2019-10-12 09:39:59 | 只看该作者
沙发
西风吹雨
2019-10-12 09:39:59 看楼主
老一辈的人的人,没有雨衣雨布,雨伞更是少见,雨雪天庄稼人干活走路,就靠蓑衣遮风挡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vjmm 发表于 2019-10-12 09:40:43 | 只看该作者
板凳
vjmm
2019-10-12 09:40:43 看楼主
l这种蓑衣只是六七十年代见过我爷爷穿过,现在想想挺好看的,可惜我不给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海闊_天空 当前离线
青铜会员

查看:7481 | 回复:2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