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张体龙:秋虫声声催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123457092 发表于 2019-11-26 07:17: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123457092
2019-11-26 07:17:00 2688 0 看楼主
秋虫声声催

张体龙







秋风起,天晴朗。秋日里,艳阳盘恋当头,点点秋雨难送透彻的凉爽。
傍晚,昏黄的街灯准时地抛洒出淡淡的光芒,灯光下的一切都是模糊的,蒙着难以辨清细节的神秘,远处传来了隐约的鼓声,有人跳起了广场舞。近处却是秋虫急促的叽叽声,快速而有力,一遍遍毫不厌烦地在叫着。
又是秋虫鸣秋的时节。在城市的楼群间,在水泥的裂缝里,但凡有点泥土的地方便能长出野草,秋虫靠着这些倔强的荒草活着。草是顽强的,食草的秋虫也是,在我们的熟视中悄悄地演绎着与命运抗争的奇迹。楼上谁家的灯影在晃动,千万别惊扰了这些顽强的精灵。
城里的色彩总是单调的,辨不出四季的变化,而乡野里早染上了斑驳的黄色。一年的时光过了多半,乡野里的秋虫叫的更欢,唧唧唧复唧唧,此消而彼长,在辽阔的天穹下演奏着自然和谐的奏鸣。
多年前,每当秋虫欢叫时,瘪着嘴的奶奶总会叹道,唉,这些慌忙虫啊,慌慌张张的硬是把人催老了,该准备过冬的衣被了。于是我就侧耳细听那虫声:拆拆洗洗,浆浆理理,锁在柜里。果真像是在催着人,一遍遍毫不厌烦地催着。怪不得人们又叫它促织呢。
在接下来晴好的日子里,家家户户便忙碌了起来,拆冬衣,洗冬衣,晒冬衣;拆棉被,套棉被。要做的针线活一时很多,自家忙不过来, 于是嫁出去的女儿们被叫回了娘家。她们过来时总不忘带上自家的秋果,大多是枣子、苹果、石榴和甜梨之类。一时之间,小河边,池塘边,老井边…蓝天下的古村像是沸腾了,欢声笑语伴随着木棒锤打在湿被面上的咚咚声。节奏不紧不慢的,让人听出了日月光景的踏实与稳定。
洗好的被面和棉絮整齐地晾挂在绳上,随着干爽的秋风摇曳。到了午时,明晃晃的太阳把棉絮晒得滚烫。孩子们总喜欢把黝黑的身子贴在被絮上,一边感受着上面柔软的温暖,一边呼吸着棉絮里的阳光味道,那味道闻起来甜甜的,舒心而怡人。
白发的老奶奶戴上了久已未动的老花镜,坐在席片上一针一线地套着棉被。粗大的针线在棉被上来回穿梭着,她想把阳光的味道锁在被套里。赶不走的孩子赖着躺在柔软的棉被上,仰望着头顶上的蓝天白云,目送着白云悠悠地飘向远方。白云总会引起大人们的愁绪,感叹一年年的时光飞逝。少年却不管这些,若知道光阴的珍贵就不是少年了。
调皮些的孩子,趁机趁机翻开了家里的老箱底,拿出母亲的压箱钱。时常是两块银元,撞击在一起发出叮当的脆响,悦耳的声音激起了少年心里的兴奋,这钱里有什么前朝的故事吗,而今又价值几何?响声引来了母亲的注意,在一阵喝斥声中,孩子又不舍地把钱放了回去。
秋日套被的一幕早成了温馨的记忆,不变的是秋虫依旧年年在催促着。在忙忙碌碌的红尘中,还有谁在意这天籁的奏鸣,谁又惋惜这悄然而逝的时光,时光总在那不经意间流淌,染了双鬓成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123457092 当前离线
高级会员

查看:2688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