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说一说历史上关于佛教的十大著名艺术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XY890 发表于 2019-11-28 11:06: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XY890
2019-11-28 11:06:38 2416 1 看楼主
1、西游记

《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这部小说以“唐僧取经”这一历史事件为蓝本,通过作者的艺术加工,深刻地描绘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全书主要描写了孙悟空出世及大闹天宫后,遇见了唐僧、猪八戒、沙僧和白龙马,西行取经,一路降妖伏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终五圣成真的故事。





2、明永乐御制红阎摩敌刺绣唐卡

明永乐年施御制刺绣红夜摩唐卡,此唐卡做工精巧绝伦,全图用金线和五彩丝线绣成,唐卡正中的红夜摩显愤怒相,怀抱明妃毘院利金刚,寓意智慧及慈悲的结合。永乐皇帝醉心藏传佛学,对噶玛噶举派第五世噶玛巴的法力更是心悦诚服,并多次御赐各种珍贵器物予噶玛巴,本唐卡亦被认为是此批皇家赠器之一。本唐卡之早期传承未见详考,1940年代,锡金札西南嘉法王将唐卡馈赠予英国友人,此物始流入西方,并于1977年首次出现于伦敦佳士得拍卖中。

3、黑石世尊观音像

黑石世尊观音像,这是一尊拥有900年历史、来自印度东北部、由原块黑石雕琢而成的佛像。此世尊观音坐像彰显慈悲之心,其形象虽为男性,但地位等同中国的观音甚或是基督教的圣母玛利亚。透过坐像的不同特征确认其神明身份,如安卧于其冠中心点后方的小坐佛以及在其左肩绽放的莲花灿烂盛开。这尊佛像自1976年一直为欧洲私人藏家所有,40年来未曾曝光。此前,这件杰作属美国首批印度艺术藏品之一,此件雕像不仅年代久远,亦有着光辉的历史。



4、明永乐释迦牟尼坐像

明永乐释迦牟尼坐像是世界现存体型最大保存最完好的鎏金,佛像高72.5厘米,是15世纪初明代早期体形最大、手工最细致的铜像之一,也是永乐年间最重要的铜铸佛像。这尊“绝世铜佛”是世界上现仅存的两尊保存完好的永乐释迦牟尼佛像之一。该坐像分莲座、佛像及背光三个部分,装藏经卷和铭刻的经板都保存得非常好,装藏设计延伸至台座底缘的固定封板。佛像下可打开,内藏52卷藏文手抄经文卷轴,如《四天王咒》、《普门陀罗咒》等。



5、引路菩萨图

引路菩萨图在敦煌藏经洞发现,本幅描绘菩萨为亡灵引路升天国的场面。上有[引路菩(萨)]的题记。前面领路的大菩萨右手执柄香炉,左手持莲花,莲花旁垂下白幡。画左上角菩萨所乘的黄云中隐出一些建筑物,那是亡灵要去的净土世界。菩萨后面跟随的女子为死者生前的形象,梳着典型的唐代妇女的发式。画面中的很多部分如香炉、菩萨之发饰等都描金敷色,全画彩绘艳丽,完好地保存了唐代绘画的面貌。

6、大士像

《大士像》是中国宋代画家贾师古的绢本设色画,由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此图中绘观音大士秀发披垂,斜倚山石,手中宝瓶倾斜,琼液垂流,涌现一朵白莲。在众多以观音为题的绘画作品中,贾师古的这一幅可谓是殊异绝伦、超凡脱俗。他以墨笔勾勒、皴擦以成山石,以白描的手法写观音,衣褶如行书草笔,写意简洁,却用极工细的笔触描绘观音的发髻面容,柔美秀润,工写对照之间,气韵顿生,又以山石之粗糙厚重衬托出观音的空灵白晰之容、闲适自在之态,让人叹为观止。



7、罗汉图

《罗汉图》是南宋刘松年创作的立轴绢本设色画,现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该图画一罗汉,长眉深目,头角峥嵘,伏倚枯枝,旁绘一小僧展衣接受树上猿猴献果。该图描绘工丽精当,笔法劲秀,背景设色以墨为主,层层渲染,纯净明丽,人物则以敷彩为主,墨染为辅,对比明媚雅致。佛教在唐代以后,由于受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所形成的思想意识转变的影响以及和儒学思想相融和,逐步走向世俗化,因而佛教艺术的题材中也出现了接近现实生活的罗汉。



8、寒山拾得图

《寒山拾得图》是人物画中的佳作, “奇而不诡于正,真高流逸墨”,用笔大胆粗犷,线条流畅爽利。此图画的是唐贞观年间高僧寒山与拾得二人。寒山亦称寒山子,住在天台丰县寒岩,喜欢吟词偈,疯疯癫癫的。拾得是孤儿,寺僧捡到并手痒他,取名为拾得,在寺执炊涤器,与寒山关系很好。图中右部署有“青山”,为蒋贵号,并钤有印,这是目前所知蒋贵唯一署名的作品。

9、佛本生故事

《佛本生故事》亦称《佛本生经》,是佛经中最具文学性的作品之一。佛经的文学研究意义表现在许多方面,作为构成东方文学传统的一种古代文学现象,母题研究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情趣。本文宗旨是通过佛本生经与故事文学母题的互相阐发,既充分挖掘佛本生经的文学意义,又进一步拓展和神话故事母题的理论研究。它将一些讲述佛陀前生事迹的故事编辑在一起,共有547个。它不仅是一部宗教典籍,而且是一部时间古老、规模庞大、流传极广的民间故事集。



10、维摩演教图

《维摩演教图》是传为南宋画家李公麟创作的纸本墨笔画,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该图表现维摩向文殊师利宣扬佛教大乘教义的情景,维摩坐于榻上,面目清癯,风度文雅,对面坐的文殊,相貌端庄,雍容自在,静坐倾听维摩讲话,四周陪衬着天女散花眷属、护法等人物,都在倾听讲话的情景。该画使用了白描手法,画中陪衬人物和主体人物相互呼应,构图艺术性很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风之客 发表于 2019-11-28 11:08:35 | 只看该作者
沙发
风之客
2019-11-28 11:08:35 看楼主
愿我李菲的脸不再被人破坏,南无阿弥陀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XY890 当前离线
黄金会员

查看:2416 | 回复:1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