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由桃花岛观鱼想到李清溪老县长支持办电大(作者 张元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往事平不如烟
2020-2-9 18:13:37 3939 0 看楼主


游桃花岛,邳州人的一种雅兴。如果登上二十四桥观鱼,虽然没有扬州二十四桥明月夜那样的美景,但却另有一番情趣,尤其退过休的人,登桥观鱼,正如毛泽东诗云:“观鱼胜过富春江。”

我观鱼的兴趣出于偶然。今年暮春的一天早晨,我到桃花岛奔走(“管住口,坚持走”是我的生活习惯),当我来到雨水桥时,忽听桥下“扑咚”一声,随声望去,是一条鱼在跳。我好奇地停步观看。那鱼游了一瞬间,又纵身一跳。这时,我看得非常清楚:那鱼是白色的鲤鱼,在阳光的照耀下,变成了金鱼,闪闪发光,鱼体约有二、三斤重,落水之后,荡起涟漪一层接一层。

垂柳掩映水两岸,波纹荡热游兴起。

我感到很幸运,一大早看到“鲤鱼跳龙门”,这是吉祥的预兆。

相传古时候,黄河在山西与陕西的交际处,有龙门洞穴,每逢暮春季节,有无数金色鲤鱼循着黄河逆流而行,聚在禹门下,极力跳跃,偶有一跃而过者,便化为苍龙,腾飞九天之上。后来,人们把“鲤鱼跳龙门”借喻贫苦学子通过十年寒窗,一朝考取功名,就是跳龙门了。

想到此,我的游兴倍增,每到一桥,都要停步观鱼,果然奇观连连。

我快步来到立春桥,桃花倒映水中,微风吹动波纹,波纹下,有几条小鱼在游,不多会,一群接一群的小鱼,逆水而游,给人一种力争上游的感动。接着,我又立忙赶到寒露桥,桥下更是神奇,黑压压的一片小鱼正在忙碌着。再仔细观看,鱼群的中间有一条大黑鱼,小鱼围绕着它,窜上窜下,非常有亲合力。

心潮逐浪高。我快步登上春分桥,桥南的广阔水面上,有几只小水鸭,窜上窜下,时隐时现,它荡起的波纹,在阳光下的映照下,一闪一闪的,美极了。顿时引起我遐想联翩:水中的游鱼、小水鸭同人的一生多么相似啊!

回想当年创办电大,因为自己是“老三届”的学兄,顿生“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勇气,在“四无”的条件下,勇敢地承担起办大学的使命,经过艰难的东奔西走,上下求索,终于争得“金鱼跳龙门”的机会,在邳州办起了开天辟地的第一个中文大专班,圆了老县长李清溪的大学梦。

电大开班之初,寄人篱下,借县总工会教室,借教育局教师。李老说,电大要办好、办大,要建自己的家,有了家才能发展壮大。在国家组织机构缜密的时代,新建一个家(单位)谈何容易啊?即使人、财、物都具备了,还需要良机——红头文件。

左等右盼,红头文件下来了,始料不及的事接踵而至:谁主持?哪些人来……这些都是你不能定夺的。中国是人口大国。市内曾有一位主要领导人指着一位年轻的干部说:“你不干,有人干,邳州有的是人。”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下,干部就成了贴锅饼,有人戏谑:“三分钱买个圈,套谁头谁就是官。”时隔不久,电大就成了人才仓库,最多的一次是一张调令上写了18位同志的名字。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这样,电大出现逆流与窝斗现象,一点也不奇怪。当我站在立春桥上,看到一群小鱼逆水而游时,电大恶斗现象顿时浮现脑际,不堪回首。

阳光总在风雨后。电大恢复了平静。巧借东风,自筹资金建筑了一座综合大楼,一时震撼了邳州,市四套班子领导驱车参观,市委书记口念不绝:了不起!了不起!

没有一番寒彻骨,哪来梅花扑鼻香?水中的鲤鱼,如果不经过寒冬的锻炼能获得跳龙门的机会吗?那窜上窜下、时隐时现的小水鸭如果抵抗不住严寒的考验,能体味到“春江冷暖鸭先知”的惬意吗?电大建校八年时,政府一位首长为电大题词:“八年坎坷路,三百栋梁材。”“坎坷”是黄金,是开掘不尽的宝藏。电大在建校30周年时,为邳州输送了大中专毕业生10000余名,各类专业培训生10000余名。

如今的我,清风拂面,豪情满怀,站在桥上观鱼,宛如观看分布在全市各行各业的桃李,古人云:“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他们为邳州的社会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正忙碌着,个个象“鲤鱼跳龙门”那样,精进、拼搏。尤其是,每次乡镇、或市委、市政府换届,都有很多学子进入领导班子。

邳州亲友如相问,观鱼胜过富春江。

来吧,朋友!桃花岛有你的影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往事平不如烟 当前离线
白银会员

查看:3939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