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间章回:一张五十年前老照片引发的回忆(作者 王以太)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往事平不如烟
2020-3-3 13:00:08 4481 1 看楼主


因视力模糊,不大情愿的很少看电视玩手机了。但宅在家里很无奈,前天又忍不住地流览朋友圈,突然一张泛黄的、模糊不清的老照片使我怦然心动,浑花的眼睛也陡然亮了起来: 这不是我们久寻不见的的合影吗?大家多少年来一直在苦苦寻找呢,甚至有人跑到微信网上打听,也一直没有下落,今天居然不期而遇,岂能不眼前一亮?这事应该感谢徐景洲老师,如果不是他将照片发到朋友圈寻找认识者,我们不知还要寻觅到什么时候呢。

这是一张50年前的老照片,是邳县第二届学习“毛著”积极分子代表大会运河镇代表团的合影。照片陈旧、字迹模糊,徐景洲老师误认为是邳县当年文代会的一代精英名人呢!我当即告诉他这是出席邳县二届学习“毛著”积代会运河镇代表团的合影,后排最左边就是我,并告知其中另两人的名字和单位。也许是徐老师始料未及,刚发到明友圈的照片就被认出而且还是熟人,便立即惊喜地回我微信:”竞然有您”!接着他又告诉我前排左边的李金华,他早就一眼认出来了,她是运河镇幼儿园老师;对中排左边的刘陆军,似曾相识,像是他在运小上学时的一位同学,因年代久远难以确定,经我证实后,他高兴地说:”果然是他——刘陆军,六年级时同班同学同龄、13岁,他是连长,我是排长,学校复课闹革命时,成立“五七”小组,自已动手修理破桌椅,他是组长,并代表运河小学参加了”积代会”。我第一时间将喜讯和照片发给刘陆军,他连说”好、好、太好了”!想得出来,他当时手舞足蹈的样子。果然没隔几分钟,就发来了他保存的几经修复的同款同样的老照片,只是经过人工修复,字迹清楚些了,但人物的面貌形像依旧。他也回忆了他们之间的同学情谊,只是苦于没有微信联系,才没看到徐老师发的朋友圈。好在经我们三方微信沟通,终于珠联璧合,一幅50年前老照片的故事跃然纸上。

1970年文化大苹命期间,学习毛主席著作运动风起云涌、轰轰烈烈,手捧小红书,脚跳忠字舞,口念最高指示,早请示、晚回报、斗私批修、一时成为时尚。和全国一样,邳县革命委员会适时召开了全县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代表大会,表彰学习"毛著”中涌现出来的积极分子,以激励学习热情,更好的”抓革命、促生产”,带动全县各项工作的开展。大会在老县政府大院礼堂召开,会场内外飘扬着红旗,墙壁上下贴满了欢迎和激励标语,大会除了领导讲话外,还有代表的经验交流,我们吃住在邳县第二招待所,分组讨论时,我所在的运河镇代表团就在驻所某房间进行,会议快结束的时候,为了纪念这次难得的机遇,于是拍了这照合影。

这张合影中的19位代表,都是来自运河镇各系统、各有关单位的学“毛著”先进份子。合影中我所认识的李金华大姐,是我的邻居,运河镇幼儿园老师,待人热情,我大孩子出生时,她还热情地邦我们联系职工医院(现为邳州二院)接生医师,忙前忙后好几天,才得以顺利入院。她的女儿焦波、焦健后来都成为我的同事,去年秋天我们还一起去越南旅游,只可惜李金华大姐不幸去世了,不然也定可以同行的。

照片中的刘陆军同志,当时正在上学,他家也是我的同院邻居,他的父亲刘开贵是我在港务局时的同事,中层科长,抗战时期老干部,有时找我给他写些个人材料,关系很好,可惜也已作古。刘陆军后来进上海铁路局徐州工务段工作至退休,三年前在邳州老年大学相遇时,仍一见如故。他也有一张这样的模糊照片,也早认出照片中的我,所以见面后便问我是否还有此照片,想找一张清晰的,我遍找无着,一直遗憾至今,今得圆满结局,乃大家一幸矣。

合影照片的19位代表中,有许多我不认识,也叫不出名字,刘陆军说他能认识一半以上,我请他将所认识和熟悉的代表情况告诉我,拟向大家报告一下,也许他们中有人能晒出更清晰完美的照片呢,我耐心地等待着……。

据我所知,当年这些代表的产生,可是千挑万选的,县革委会按各系统、各单位的人数、性质按比例分给具体名额,按名额选报代表,严格限制,因此许多单位苦于名额少,只能忍痛割爱,精中求精、好中求好。我所在的邳县航道站,因人数不多,只给了1个代表名额。为了填重起见,时驻航道站工宣队小组不是主观提名,而是发动全体干部职工,先认真学习县革委会关于选举代表的有关文件和具体要求,结合本单位职工干部具体情况,每个人的学习、工作等表现,推选出附合条件的代表,经过认真地学习讨论,由于人少没有匿名投票,而是让全体人员直接当面唱票选定。于是大家当场踊跃举手发言,选出自己的代表,最后统计结果,选票全部集中到我和朱家万两人名下,更出乎意料的是我们两人得的票数正好相等,真是又惊又喜,惊的是这么巧两个人得票一样,喜的是说明单位优秀人才多。不过这也愁坏了大家,定谁做代表呢?我和朱家万互相推让,都说自已不够条件,希望让对方去;有的职工说两个人都优秀,甘脆给县里打报告,酌情给2个名额,就两全其美了。当然增加代表人数是不可能的,因当时航道站职工人数不多,县委给1个代表名额已算不少了。最后,主持工作的驻站工宣队经过深思熟虑,可能是出于对年轻人的爱护和鼓励,最后把代表名额给了我,自然他们也定会给朱家万老同志做了不少思想工作吧。

朱家万是谁?可是名符其实的老航标了,武汉人,驻武汉交通部长江航道局的老职工、资深船老大。早在1959年支援大运河建设时,便随一批“长航局”专家干部职工如路修文(河而平项山,船老柜)、江国庆(邳县航道站首任站长)、刘衍庆(江西,站技术员)、宋进才(河北、刘山船闸首任所长)、蒯世清(安微芜湖、船老大),王军(山东、邳县港务局书记)、姜庆合(山东、港务局付局长)等”长航局”一大批同志来到邳县,分别在邳县港务局、邳县航道站、刘山船闸、徐州轮船公司工作,他们资历老、技术好、热情高,不计条件背井离乡数十年如一日的在邳县工作,令人钦佩。朱家万老船长,长年吃住在航标船上,栉风沐雨,不辞辛劳,和许多老同志一样,为大运河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他当代表理所当然;而我则刚从部队回到地方,在大运河上工作才一年多,还是一名新兵,虽然也是全心全意为大运河服务,但与老职工相比,总嫌资浅功微,成绩不大。但是,既然工宣队已定,也只好服从组织安排,勉为其难了。另一印象深刻的是,县委要求各单位对参会代表做好迎送工作,即要因地制宜地举行一些仪式,有的敲锣打鼓,有的列队举旗。我哪敢享受此荣,开会那天,便一人悄悄骑自行车来到会场,不过大会结束回单位时,出乎意料的还是被大家列队迎了一回,这大概是单位按大会通知而为吧。

看着这张老照片,不由的又想起了那个热气腾腾的年代,当时文化大革命方兴未艾、阶级斗争你死我活、派性发作势不两立,清理阶级队伍、整党、打倒”五一六”集团、成立革委会、全国山河一片红,再后来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等等,一个运动接一个运动,大家在运动中成长,人们在烈火中再生,队伍在前进中壮大,全国人民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奋勇向前,无往而不胜。那是一个战天斗地、电闪雷鸣的年代,那是一个奋发图强、埋头苦干的年代,那是一个九天揽月、五洋捉鳌的年代,那是一个淬火成钢、点石成金的年代,那是一个血洒珍宝岛、志斗熊罴虎的年代,那里一个赤胆忠心报国、殚精竭虑为民的年代;在那火热的年代里,卫星、氢弹上了天,大庆、大寨立了地,昂首走进了联合国,双手开劈了红旗渠;正是在那个年代,锻造了开疆固土的国家栋梁,飞出了浴火重生的金色凤凰,走出了呼风唤雨的社会精英,谱写了经天纬地的世纪辉煌……。当然,时至今日,中华民族早已如日中天、今非昔比了……,往事如烟,岁月峥嵘万众欢;喜看今朝,朝阳如火霞满天,中华民族的光辉照耀着全中国、全世界,中国人民的故事千秋万代讲不完!永远讲不完!!

写到这里,又想到了徐景洲老师最近发到朋友圈的老照片,有民国时期的邳县县长,有抗战时期东陇海铁路上的站房、路轨、桥梁、人物,有运河街头的大蓬车,有1951年邳县合作社代表,有运河镇50年代理发合作社成立全体合影,有邹庄徐州知青学习”十大”代表等等。我想在他储存的电恼文库这个百宝箱里,定会是万宝齐备、应有尽有,让我们拭目以待,期待着更多的宝贝出场,更美的故事传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vikey169 发表于 2020-3-3 13:01:49 | 只看该作者
沙发
vikey169
2020-3-3 13:01:49 看楼主
時代流逝一浪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往事平不如烟 当前离线
白银会员

查看:4481 | 回复:1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