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故事:民间故事:瓜田配,配出一对离奇姻缘(作者 张培增)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往事平不如烟
2020-3-5 08:40:13 4023 0 看楼主


从前,在白马河北岸有个小村子叫沈庄,庄上有个姓沈的孩子,叫沈良,长得怪喜欢人的。从小念书,先生都夸他聪明,将来也许有大出息。可惜,到十二三岁时,家里连连遇上灾星,父母亲一个一个都死了,撇下了十来亩田。沈良有个伯父便把他揽下了。可是伯父发财心切,不容他再上学,而让他在家干活。沈良知道,跟伯父母过日子,哪能像亲爹娘,凡事都要朝人心眼上碰。因此,烧锅推磨担水,喂牲口,哪里有活都找着干,再苦再累也咬牙撑着。到了晚上或者有点空闲时,他也看点书,学学二胡笛子什么的。一开始,伯父母看了就心里不舒服,到后来伯父就说在脸上:“你天天晚上看书,谁有那么多钱给你点灯熬油的?”

后来,沈良一年年大了,他想,论地,爹娘给我留下了十多亩;论干活,我一年四季不闲着,为什么我抽空看点书就不行了?他越想越难过,常常是一整天也没有笑脸。伯父母看了就敲砭他:“整天价把个死人脸挂拉着,就跟人少他二百钱似的,八成想分家了,这会子咱把他养大了,他翅膀硬了,还不该出飞吗!……”沈良想找一个知心人倒倒心里的苦水,可是找谁呢,他是一个穷光混!

谁知说来也奇,离沈庄不远的西南方有个绿山子,山北面一个洞里住着一个狐狸精,狐狸精有一个女儿叫翠翠,眉清目秀,在狐狸的世界中是一等姿色。可是狐狸精贪财,要把翠翠许给黄鼠狼做三儿媳妇,想赚一笔彩礼。翠翠不答应,就在一个漆黑的晚上从洞里逃出来。往哪里逃呢?她沿着白马河南岸高一脚低一脚地往东走。

可巧,就在这一年,沈良伯父在白马河北边种了一片瓜。这看瓜的事就交给了沈良。沈良在地头搭了一个小棚,晚上他便把软床子搬到棚顶上,在棚顶上看瓜,既看得远又凉快。为打破这夜晚的孤寂,他在棚上拉起胡琴,唱起琴书,把他在家庭里受到的不平,把他心头的苦闷通过这激越的琴声和慷慨的歌唱都抒发出来。

这天晚上,沈良正唱着,翠翠就到了他不远的河南岸。翠翠正焦虑着不知何处是归宿,忽听得河北岸隐隐约约像有弦歌声,声音一会儿大—会儿小,一会儿紧一会儿慢,一会儿像大风急雨,一会儿像细细的流水。翠翠听得着了迷。恰巧,前边不远有座小石桥,翠翠过了石桥就循弦歌声来了,见弦歌的人原来是一个血气方刚的小伙子。小伙子好像心事怪重,弦歌的调子怪苦。她对小伙子产生了同情和爱慕,就变作一个黄衣女子。

沈良正拉唱得激动,忽见棚下站着一个青年女子,不觉一愣,他以为是看花了眼,便停下拉唱,再仔细地看,仍然是。便问:“你是谁?”

“是我,大哥!”女子害羞地说。

“你来做什么的?”

“我听你拉唱的怪好听。”

接着两个人都沉默了。过了一会,沈良才很不好意思地说:“那……你就过来,来听吧!”翠翠来到瓜棚,两人互相问询起来。翠翠说她爹给她说了一个很不如意的郎君,她是为逃婚才跑出来的。沈良说,他十二三岁就死了爹娘,以后一直跟伯父母过日子,连闲暇时看书也要听闲话,甚至受辱骂。翠翠听了,便说:“你要不嫌弃我,今后俺俩就在一起过日子吧。”打这以后,翠翠每天晚上都来,来时还带来一些金银和好吃的,并同沈良商议怎么成婚。沈良也把这事告诉了伯父母,请他们帮助筹备婚事。可是有一天,一个和尚来到这里,说沈良脸上有妖气,定是遇见狐狸精了,沈良不信,他问:“你最近可跟什么青年女子说过话?”沈良以实情相告。和尚便说:“那女子便是妖精,是狐狸精所变。你要不信,等她再来时,你看她后衣襟下可有尾巴,如有你就信了。”晚上沈良一看,翠翠后衣襟下果然有一条尾巴。沈良一连几天都很难受。他想,这样一个好女子,怎么会是妖怪呢?如是妖怪我还能娶她吗?想了好几天,他终于下了决心:“什么狐狸精不狐狸精,只要她真心跟我好,视我为夫君,我就要娶她!”

沈良终于同翠翠成婚了。婚后,小两口日子过得很如意。

几个月后,沈良的伯母得了一场病,一直治不好,伯父便怀疑是翠翠作的怪。村里人也嘁嘁嚓嚓地乱嚷嚷。恰在这时,沈良出去做生意了。沈良的伯父便请来了那个和尚,要他给除妖。那和尚在沈良家周围转了一遭,拿出一个小匣子,朝沈良家一亮,只见一道金光飞出,和尚说:“狐妖已经被赶跑,从此便不会再来了。”

几天后,沈良回来,听说妻子已被赶跑,气得昏了过去,一连几天没吃也没喝,不久就死了。

沈良死后,听说村头树林里常有狐狸的叫声,声音好像说:“还我夫君,还我夫君!”沈良家里也常能听到沈良凄婉哀伤的哭诉:“还我新人!还我新人!”

流传地区:江苏邳南一带

讲述者:张培增,70岁,农民,不识字

记录者:高福源,40岁,中学教师,大学文化

采录时间和地点:1987年2月采录于薛集乡高集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往事平不如烟 当前离线
白银会员

查看:4023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