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驱疫降魔说清河—宿松隘口清河村疫情防控战纪实(王宇平)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往事平不如烟
2020-3-5 09:45:34 3910 0 看楼主


?清河,一个赋有诗意的地名。应邀采访清河村广大干群疫情防控阻击战之前,笔者刻意留心了一下该村的概况,知道清河村位于宿松县隘口乡中部,依偎于大别山余脉,七祖山脚下,青山环抱,泉水淙淙,人文荟萃,历史悠久。网上也有一个关于清河由来的“传说”:说是很久以前某地有一条恶蟒伤害百姓,东海龙王就让儿子青龙去降服蟒蛇,最后虽然战胜了恶蟒但遍体鳞伤,回不了大海,于是化作了一条小河,人们就把此地叫做“清河”。虽然是传说,但它是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寄托着普通百姓的美好愿望。笔者今天说的故事可不是“传说”,而是实实在在发生在清河的真实故事——该村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奋力抗“疫”的感人故事。



退役军人唱主角

春节期间,一场突而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袭来,让这个四面环山的宁静乡村变得不宁静起来了。支村两委迅速部署防控事宜,广大党员率先响应。首先摸排从武汉、湖北返乡人员底数,对9名自武汉、湖北返乡的村民实施居家隔离观察,安排专人每日早晚2次上门测量体温,对他们日常生活体贴关照,较好地筑起了“防输入”的第一道防线;紧接着,一边在进村主要通道设立值班卡口,搭设帐篷、加强值班,另一边安排人到村组巡逻、入户摸排、发放宣传资料、公共场所消毒……。这些工作仅靠支村干部是不能完成的,因此此刻最缺的是人手。关键时刻,广大退役军人站在了第一线,退伍军人董劲焰和党员志愿者董俊文、石秀松带头站好第一班岗,紧接着,其他人纷纷主动请战,年过花甲的退役军人邓申华是县城某保安公司的一名保安,对站岗放哨工作比较熟悉,他率先申请到前线参加值班,主动向过往群众宣传疫情防控知识,积极劝退外来人口与车辆,就连夜晚也坚守在卡口。邓申华的儿子邓建军是一名营销人员,平常在外很少在家,春节期间好不容易陪陪家人,看见疫情紧张,自己的老父亲亲自上阵,邓建军毫不犹豫也报了名参加防控工作,成为了该村第一个防控疫情“父子档”。看见邓家父子为了乡亲的平安踊跃上阵,63岁的熊俊友和60多岁梅寅庭两个老退伍军人也争先恐后报了名,纷纷表示要为疫情防控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儿,用实际行动展现退役军人“退伍不退志、退役不退色”的使命担当。受到这些老年退伍军人的精神鼓舞,年轻的退役军人更加纷纷行动起来,曾在部队服役多年的董劲焰已经年过30,不管干什么他总是保持在部队时那股子“不服输”,的劲头,在这次抗疫战斗中,巡逻、值班、消毒、宣传,哪里需要哪里上,哪里缺人哪里顶。90后退役军人董晓华、龚维也是积极报名参战,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书写了新时代退役军人的风采。

“这次疫情防控战斗中,我村共有30多名退伍军人主动申请到志愿者队伍中来,这些退伍军人成了我村抗‘疫’战争中的主力军,真的十分感谢他们……”,清河村党总支书记兼村委会主任董方文对笔者说。



现役军人勇担当

回乡探亲不避战,现役军人勇担当。近期,在清河村村口值守点,人们经常会看见一个精明强干的忙碌身影,他一会儿做出入登记、一会儿劝返来客、一会儿测量体温……。这位年轻人,不是村干部,也不是经常在家的村民,而是一位现役军人,他叫吴北京,目前在火箭军某部服役。他是农历年底回家探亲的,疫情发生后,得知村里疫情防控工作十分严峻,人手紧缺,他立即申请加入到防控工作队伍中,成为了一名防控志愿者。

据了解:吴北京在部队里就是一个特别能吃苦、时时争先进的军人,因工作成绩突出,几乎年年受表彰。在这次疫情防控斗争中,吴北京凭借在部队刻苦磨砺出来的认真劲儿,在值守点日夜值班,耐心劝说村民尽量减少外出。有时,他还挨家挨户为隔离人员送吃的喝的,替他们外出采购,乡亲们都纷纷为他翘起了大拇指。

在吴北京的带动下,村里另一名在家休假的现役军人也自觉投身到疫情防控之中,同吴北京一样,也是吃苦在前、争先恐后,从没叫过一声苦、喊过一声累。

“现役军人难得休假在家陪陪家人,可面对疫情毫不犹豫冲到一线,他们的行动再次彰显了军人本色,他们以实际行动践行了军人的忠诚和担当,为他们点赞!”说道这里,清河村村委委员、村民兵营营长熊章宏不禁举起了大拇指。



抗“疫”涌现“家庭档”

“面对突而其来的新冠疫情,在防控战斗中,我们清河村出现了许多‘兄弟档’、‘夫妻档’、‘父子档’、‘母子档’,这里我们暂时称之为‘家庭档’吧……”说起这次参加抗疫的人员,清河村村委会副主任邓国良如数家珍。

是啊,俗话说: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在清河村有这样一对亲兄弟,自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他们俩每天忙碌在一线,值守、巡逻、宣传,样样抢着做、时时比着干,他们就是清河村庆丰组的邓云龙、邓云峰兄弟;村支书董方文的儿子董志强和侄儿董超是一对叔伯兄弟,也同时加入到防控队伍中来。油坊组的梅开发很早就加入到了村疫情防控队伍之中,其妻子熊宏志系清河村党总支副书记,自疫情防控以来,夫妻俩抛开家庭,一头扎进抗“疫”一线,各自忙各自的工作,成为村里防控战线上一对最美“伉俪”。金屋组的石雅娟是一名女党员,丈夫早在10年前去世,为了孩子她一直艰难默默地操持着这个家,但面对这次疫情,她克服来自家庭的一切困难,早早报名成为了该村抗疫志愿者,没日没夜地守护着村民的健康,她的儿子邓献泽还是某高中二年级学生,看见母亲这么辛苦还在为村民无私付出,他深受感动,向村里提出也加入到志愿者队伍,一来照顾母亲,二来为防疫尽微薄之力。从此,母子俩同上抗“疫”一线的故事在清河村广泛流传。

“我乡清河村防疫值守出现了‘排队值、抢着值’的局面,其疫情防控工作之所以做得这么好,不仅因为群众思想觉悟高,而且得益于有一个团结的党支部,是他们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引领的结果……”谈起清河村的抗“疫”,负责联系该村工作的隘口乡副乡长宋泽珍由衷感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往事平不如烟 当前离线
白银会员

查看:3910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