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雷锋”,请不要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上善若水8L8 发表于 2020-3-5 18:52: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上善若水8L8
2020-3-5 18:52:33 3757 0 看楼主
“ 雷锋”,请不要走

江苏淮安·王永波



“雷锋”这个名字,上了一定岁数的人恐怕都还记得他。虽然他只度过短短的22个春秋,可是他那闪耀着共产主义思想光辉的崇高精神却长留人间。伟大领袖毛主席在1963年3月5日亲笔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因此把每年的3月5日定为“学雷锋纪念日”。

走过48个春秋,雷锋精神在我们这辈身上已经潜移默化。可以说,现实生活中“雷锋”也无时不在。每年的3月5日,我在街头转悠,总能看到义务做好事的年轻人背影,他们试想用做好事纪念形式,让雷锋形象注入到了人们的心中,从而彰显当代青年人风采。看到他们,我似乎看到“雷锋”在人们的心中又复活了,一批又一批“雷锋”传人在“学雷锋”活动中得到了发扬光大。

其实,雷锋精神理应成为当今时代人们的一种高尚追求。听说一个日本企业家这样感叹道:“雷锋仅20多岁就做了那么多的好事,成为伟大的英雄,对人类是有贡献的。学雷锋无国界之分,把雷锋精神引进我们公司,运用到生产实践中去,会改变员工的精神面貌,产生巨大的效果。” 西方人也说:“雷锋精神将与上帝共存。”是呀,古老而年轻的中国48年来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饥寒交迫、牛马不如的生活已经成为过去时,让人遗憾的是——雷锋的名字却也随着我们生活的美好而渐渐远离了。

当然, 学雷锋,光做好事还是不够的,我们经常听到:“雷锋叔叔没户口,三月来了四月走”的说法。尽管有关部门每年将3月5日作为学习雷锋活动日作为年年永恒不变的主题,但大多是“一阵风”, 在大街上、广场上搞“学雷锋”活动的花架子。等“学雷锋”纪念日一过,雷锋是什么再也不会有人去过问。有这样一个笑话:一位记者到一所学校调查,问一位小学生说:“小朋友,你知道雷锋吗?”只见那位小朋友头摇得像铃鼓,随口答道:“我们班没有雷锋。”看到记者站在那儿发愣。他又重复道:“阿姨,我班真的没有雷锋!”这位记者无言以答、哭笑不得。

雷锋是我们这片古老土地孕育的一位平民英雄。但他身上折射出来的精神已经远远超出他名字本身,这种精神不仅属于民族的,也应该属于全人类的。今年在大街上,我虽然没有看到“雷锋”的身影,但雷锋的精神已经在国人的心目中受到潜移默化。在今年疫情来临时,有多少无名的“雷锋”在做好事、善事不留名。从他们身上体现的是闪光的雷锋精神。我相信“雷锋精神”必将成为我们这个社会永远追求的标杆,“‘ 雷锋’,请不要走!”这是社会的呼唤、时代的强音。



作者简介

王永波,中国散文学会写作中心创作员、平台签约作家、湖南特立研究所特约研究员、作家协会会员、《人民日报》(海外版)小记者指导员,《读写算》《新教师教学》《快乐作文》特约编辑,《小学生学习报》特约记者。业余时间发表了小说、童话、寓言、散文多篇,个人事迹曾在《跨世纪名人怀历》《课程教育研究》《读写算》扉页中登载,面向全国发行。作品集有《轨迹》《痕迹》《足迹》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上善若水8L8 当前离线
青铜会员

查看:3757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