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假如让秦始皇在战场上对阵汉武帝,你感觉最后谁能胜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XY890 发表于 2020-3-11 13:52: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XY890
2020-3-11 13:52:31 2252 0 看楼主
假如让秦始皇在战场上对阵汉武帝,你感觉最后谁能胜出?

先说一说秦始皇阵营

1、秦始皇

秦始皇的功绩:他重用人才,统一六国,南征越族,北击匈奴,结束了长期诸侯割据的分裂局面,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顺应了历史的潮流,符合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他采取的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的政策措施,维护了封建国家的统一,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因此,他不愧为中国古代史上杰出的政治家。



秦始皇的过失:他刚愎自用,拒谏饰非。他修建豪华的宫殿(阿房宫等)、陵墓(秦始皇陵)和万里长城,耗费了巨大的财力和物力,加深了人民的苦难。他以刑杀为威(如:“焚书坑儒”),极其残暴。因此他又是历史上少有的暴君。



2、秦始皇手下的名将

蒙恬一生有很多功绩,而能让他被后世之人称为“中华第一勇士”的原因便是其曾经奉始皇帝圣旨率领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使得匈奴不敢南下牧马,打出了汉人的民族魂,毕竟在秦朝之前的诸侯国对于这些塞外游牧民族一直只能以防守为主要应对方式,随后蒙恬奉旨修建长城防御匈奴。

王翦战国时期秦国名将、杰出的军事家,主要战绩有破赵国都城邯郸,消灭燕、赵;以秦国绝大部分兵力消灭楚国 。与其子王贲一并成为秦始皇兼灭六国的最大功臣。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使其与白起、李牧、廉颇并列为战国四大名将。王翦是琅琊王氏和太原王氏的始祖。



章邯秦末著名将领,上将军。秦二世时任少府,为秦朝的军事支柱,秦王朝最后一员大将。秦二世元年(前209)九月,受命率骊山刑徒及奴产子迎击陈胜起义军周文部,屡战屡胜,使秦廷得以苟延残喘。又陆续攻灭义军田臧等部于荥阳直逼陈,迫陈胜遁走。后攻杀反秦武装首领魏咎、田儋、项梁,移师渡河攻赵。巨鹿之战中被项羽击败,漳污之战中再次被项羽击败而投降,随项羽入关,封雍王。楚汉战争中,章邯在汉王元年(前206)八月,与刘邦军屡战不利,退保废丘(今陕西兴平东南)。汉王二年(前205年)六月,城破自杀。

再看看汉武帝阵营

1、汉武帝

汉武帝是我国封建社会时期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他在位时期,是西汉最强盛的时期。他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军事、民族关系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促进和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



功绩有:(1)政治上,重用人才,削弱诸侯国势力,加强中央集权;(2)经济上,将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治理黄河,免除水害;(3)思想文化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举办太学,推行儒学教育;(4)军事上,派卫青、霍去病大败匈奴,解除匈奴对北方的威胁;(5)民族关系或对外交往上,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为丝绸之路的开通打下了基础。

过错有:(1)过于迷信武力,长期发动对外战争;(2)有求仙迷信思想,浪费大量人力物力。总之,汉武帝是我国古代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他的功大于过。



2、汉武帝手下名将

在汉武帝时期,卫青、霍去病、李广利是抗击匈奴的三大将军,巧合的是这三个人的发迹都与他们的外戚身份是分不开的。其中,卫青、霍去病依靠皇后卫子夫发迹,李广利依靠汉武帝的宠妃李夫人发迹。但是在战场上,卫青、霍去病屡立奇功,而李广利确是一个军事庸才,竟然投降了匈奴! 就这样,卫青凭借着非凡的军事才能与赫赫战功在朝廷树立了很高的威信。但即便如此,他也始终谦逊待人,从不飞扬跋扈。 卫青出身卑微,而且是私生子,曾经是平阳公主的家奴,常常受到别人的讥笑。如果没有姐姐卫子夫的得宠,也许永远不会有卫青的出人头地。可能正因为是早年的生活经历,养成了卫青的谦逊随和的性格。

霍去病的早逝,是不幸也是幸运,他过早离开,留下了太多遗憾,比如汉帝国后来对匈奴的旷日持久战争空耗国力的痛苦,比如汉军出师西域死伤惨重的武帝败笔。



但另一方面反而成就了他自己,如果卫青是抗击匈奴的传奇,那么霍去病就是神话,他就像中国传统绘画里面的留白,给人无限的遐想空间。他像灿烂的流星,拖着无限长的痕迹,无数人追问,假如上天再给他二十年,世界会怎么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XY890 当前离线
黄金会员

查看:2252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