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醒世恒言:酗酒不只是丢命 | 王宇平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諾篱hy 发表于 2020-4-2 13:16: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諾篱hy
2020-4-2 13:16:23 5105 0 看楼主


最近,网上看到一则真实消息,某市一高校学生因醉酒当场倒在了酒桌上,再也没有醒过来,从而引发了一场索赔官司……

类似的悲剧经常出现,只是形式各异,这里笔者不想赘述。其实,“酒”这玩意儿在战国时代就发明出来了。据《世本·作篇》记载,最早发明造酒技术的仪狄、杜康,均是大禹时代的臣属。据说,禹在饮了仪狄献上的酒之后就对酒本能地心生恐惧,他说:“后世必有以酒亡其国者!”并因此疏远仪狄。然而,禹的孙子太康不但迷恋女色,而且狂饮不已,最后在一次出京游猎时,京城和大片国土被夷羿攻占,太康成为华夏史上第一个因酒丧政之君。历史上的夏桀更是出色的酒色之徒,他在皇宫里修造的酒池大得可以航船,夏桀则日夜与王后及宫女饮酒作乐,最后把夏朝推向了灭亡的境地。商末的纣王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他发明了“酒池肉林”,在酒池边悬肉为林,令男女裸身相逐其间,“为长夜之饮”。据说纣王君臣一次曾连续喝酒七日七夜!纣王最后不但国家被周朝覆灭,而且自己也是葬身火海。所以,周朝大臣周公作《酒诰》以训诫后人,把酒和色列为纣亡的主要原因。基于此,周公要求下属们绝对不能喝酒酗酒。还规定,如果有人大宴宾客,就要把他们逮捕起来押回京城,统统处死。可以说,周公的《酒诰》就是历史上最严的戒酒令。

看来,酗酒不只是丢命,而且误国。我国的酒文化已经绵延数千年,要想不喝酒是行不通的,但是喝酒必须有节制,这一点大家心里都清楚。好在我们赶上了好时代,十八大以来,中央就及时出台“八项规定”,严厉整治“四风”,八项规定之一就有“下基层不安排宴请”,有效地遏制了喝酒之风。紧接着,各级各部门相继出台了关于工作期间不准饮酒的办法,受到了广大老百姓的一致拥护。工作日禁酒,不但是有益于工作人员身心健康,而且为基层和单位节省了一大笔经费。据媒体披露,前些年,某市发布禁酒令后,政府接待费用仅酒水一项就节约了4300万元,这可是相当于当时当地一个小县的财政收入啊!而且有人统计,这些钱在当时可以建造一个工厂或者建40所小学。也就是说,如果没有禁酒令,半年下来,该市就有40所小学被“喝”进工作人员的肚中!工作日禁酒,还正了风气,人一旦喝多,就会丑态百出,胡言乱语,严重损坏工作人员形象。禁酒之后,大家都能保持头脑清醒,把精力投入到工作和学习之中,何乐而不为?最有益的是,禁酒有利于社会稳定,因为人一旦酒喝多了,往往就不能控制自身的行为,有人酒后打架斗殴、有人酒后胡言乱语、有人酒后聚众赌博……,危害更大的是酒后驾驶,往往酿成车子毁坏、人员伤亡的惨剧!

如今,中央多次强调要持之以恒正风肃纪,要坚持以上率下,巩固拓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继续整治“四风”问题,坚决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对此,国人衷心拥护。同时我们更相信,不久的将来,随着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的进一步好转,“酗酒”这一陋习必定能从我们生活中消失,伴随着我们数千年的中华“酒文化”也必将步入良性循环之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諾篱hy 当前离线
高级会员

查看:5105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