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疏肝解郁,这三种简单方法值得收藏!身体心情全轻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86516321 发表于 2020-5-16 15:12: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86516321
2020-5-16 15:12:03 5567 0 看楼主
一年之计在于春,然而现代人往往很难抽身于生活工作中的繁杂事物,容易被一些烦事所困扰,精神压力增大,情志难以疏解,导致肝气郁结,郁久化火,而表现为烦躁易怒、心神不宁、抑郁焦虑或者时常叹气。

因此,春季养生的重点在于疏肝理气。春季肝脏当令,肝主疏泄,主情志,喜调达。小编也特地咨询了杭州市中医院、省级名中医、情志病方面的专家张永华院长以及推拿科的罗华送主任,请他们推荐了几款只需动一动就摆脱情绪问题的高招,快往下看看吧!

三招疏解肝郁,排除身体情绪

一、肋式呼吸法

唉声叹气总给人一种丧气的感觉,令人不愉,但也是身不由己,因为有时候气机不畅,身体自救,人就浑然不觉的叹气。因此在叹气时,觉察一下自己的叹气行为,想要叹气时就换成深呼吸。




此外,经常练习以下动作,也可以抚平烦躁的心情,疏解肝郁,舒缓情绪。

方法如下:

1、挺直脊背,盘腿坐下。两手支在胸腔肋骨上,鼻腔用力吸气,感觉肋骨像笼子一样,正在向两侧扩张。

2、用力大口呼气,感觉肋骨正在慢慢缩回。

3、吸气和呼气动作反复做5次。

二、推揉肝经,疏泄肝气

肝气郁结的人,肝经一定是堵的。而推肝经(大腿内侧到膝盖这部分)可以畅通肝经、疏调肝气。考虑到夜间11点—次日凌晨3点是肝胆排毒的时间,睡前这样按摩肝经,使肝胆在睡眠中充分排毒。注意如果11点之后,就不要再按摩了,建议直接入睡让肝充分地休息。

双手推揉,全面疏通

睡前,双腿弯曲打开,先把左腿弯曲,双手叠按在大腿的根部,稍用力向前推到膝盖,先左后右,各五十遍,以感到疼痛为佳(如果没有疼痛感,中医理论认为“通则不痛”,说明肝经通畅)。




推按的时候,如果涂一些精油、润肤乳液会更好,香味帮助舒缓精神,柔润帮助更好地推按。

【注意】

1、晚上11时以后最好不推肝经。按子午流注,晚上11时后肝胆经相继处于休息状态。

2、女性经期后段不建议推肝经。因为按中医理论,肝主藏血,此时推肝经,容易造成经期出血量增多、经期延长等反应。

手指按揉,松开结节

白天不方便整个肝经部位的按揉,建议用大拇指的指力去推揉,用大臂带动小臂,小臂再带动大拇指去按揉,力道向里面渗透,慢慢把大腿内侧的结节揉软,揉散。

可能开始的时候,会觉得特别酸痛,特别是靠近大腿根的这部分,越是酸痛,就越是要按揉,按一会儿停下来时,身体也会有种逐渐松快下来的舒畅感。

借助工具,力道通透

建议以拳为锤,以掌为拍,捶打,拍打肝经也可以,最好垫上一块毛巾,这样力才能透下去。也可以借助擀面杖或是按摩捶之类的,反复敲打大腿内侧的肝经。或是像擀面一样,一路擀下去。




三、按揉太冲,引气下行

肝经的上半部分(大腿部分)疏通后,肝气顺利下行,如果此时按揉脚上的太冲穴,效果便会事半功倍了。

太冲穴,又名“消气穴”,位于足背,第一第二趾骨结合部前方的凹陷处。它是肝经的原穴,具有平肝理气的功能。当情绪压抑无法排出的时候,按揉太冲穴,最大限度地把身体的郁结冲出去,解郁散结,疏肝理气。肝阳上亢,肝火上炎,肝风内动,肝郁气滞,都可取太冲调治。慢慢为你带来平和的能量。




【操作要点】

1、操作次数,初学阶段每一节应在一百次以上,才能保证效果。待操作娴熟可减少到六十或三十次。

2、操作中要松、缓、自然,不能只图快,像完成任务似的操作。

3、按揉经穴应旋转施力,用意、用气、不用力。

中医认为:疏泄肝气,那就用「泻」的手法来按:用力地按下去,再迅速放松,再用力按,再放松,一定要迅速有力,这样的刺激下,肝气得以充分地疏泄。

饮食调理,由内而外梳理肝气

中医有 “五色入五脏”之说。春季养肝以色味为先。五色与五脏相配,五色即绿、红、黄、白、黑。青主肝,红主心,黄主脾,白主肺,黑主肾。

肝喜青,即绿色。食用绿色的时令果蔬能益肝气、缓解肝郁、抑制肝阳、防范肝疾,很多应季的果蔬如绿豆、黄瓜、毛豆、芹菜、菠菜、竹笋、春笋、莴笋、荠菜、芹菜等等。




除了五色,还有“五味入五脏”的理论,五味(酸、苦、甘、辛、咸)也与五脏相配,酸味入肝。对于肝虚的病人,证见头晕眼花,失眠多梦者,可以适量吃一些酸味的食物,以酸敛肝阴,可养肝血,有助于肝的升发。但是对于肝阳上亢,肝火过旺的患者,就要少吃酸味的食物,以免助长肝气,使肝气更旺,肝火更盛。

《内经》曰“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是谓凡事均不可太过,五味也如此,意思就是春季肝旺,易致脾虚。无论是肝虚还是肝旺,都可以适量吃一些甜味食物,因为甘味入脾,而“脾胃为后天之本”。像南瓜、莲子、山药、薏米、麦芽糖等,可补益脾气,补气血,脾旺则肝健,肝气、肝火也就不旺了。脾健可防肝阳过旺、过盛。

早睡早起,赶走困倦

《黄帝内经》说:“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人卧血归于肝”,肝有藏血的功能。春季应“夜卧早起”意思是说春季应该入夜即睡觉,早些起身。“被发缓形”意思就是解开衣带,使形体舒缓,放宽步子,在庭院中散步。“春主风,动为基础”。

“累”是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养肝最好的方式就是每天规律作息。让肝能够自觉清除疲劳。所以春季宜早睡早起,多到户外运动,故有“踏春”“春游”之说。起居有常,历来视为养生之首位。立春之后,夜渐短,日渐长,属阳长而阴消。故秋冬宜养阴,春夏宜养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86516321 当前离线
青铜会员

查看:5567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