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所知道的民间文学家周伯之先生 | 李修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往事平不如烟 发表于 2020-5-23 11:16: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往事平不如烟
2020-5-23 11:16:08 3311 0 看楼主


?

三十年前,《邳州报》聚集了一大批文学爱好者,我也忝列其中。那时满脑子都是写作,副刊徐景洲、王亚慧老师独具慧眼,时常将我的习作见报,且每年都要举行几次笔会。会上周伯之先生深情回忆起他第一篇作品发表时的激动心情以及创作历程,并教我们如何写,如何观察生活,细细与我们分享探讨。我知道:贾平凹太傲,我们接近不得,莫言太远,够不到;周伯之先生就在身边,大可仿效。从此信心倍增了。

伯之先生是徐州市民间文学集大成者。他搜集整理出版的民间文学著作,汗牛充栋。他创作的《盘龙窝》、《放牛小》《忘不了的童谣》等佳作,更是脍炙人口耳熟能详。当然,获奖不计其数。“正月初三拜月牙,月公月母月菩萨。是火牙,随风去,是虫牙,永不发......”。我现在五十多了,每当牙疼,就哼起这首童谣来,一会儿就陷入了童年与乡愁的回忆中,渐渐地忘了牙疼。

伯之先生每出版作品,总送我一册,我的书架上他的著作排了一溜儿。多年来,我不曾写过关于先生文章的读后感。我觉得不配,在他跟前,我是无名小辈兼晚辈;我对先生永存高山仰止之感,若琐琐碎碎地写,怕轻慢了先生。这种想法累积起来,于是渐渐不敢动笔了。所以每每见到先生,便惴惴不安。

有两件事还是要提提。一是我与贯中弟合写了一篇历史考证文章《授贤招贤和偃武》,对邳州明代三大乡进行了追溯。发表后,发现改了多处。一次偶遇先生,他告诉我对其中的几处史实,进行了修改。我仔细看了,汗出湿背,以后再也不敢想当然写历史文章了。二是我写了随笔,叫《小人物的“胡打算”》,里面引用了邳州民间传说《胡打算》,其中鸡下蛋邳州称为“鸡繁蛋”,“繁”字是错的,正确的应写做“嬎”。伯之先生帮我改了。我感激不尽。

我在公园经常见到他和师母散步,古稀之年,晴天相互偎依,雨天合用一把伞,相亲相爱羡煞年轻人。打过招呼了各自走去。我望着白发而矍铄的伯之先生,顿生感慨:为学日增,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也。伯之先生打算封笔了,我心里凛然一惊,这真是我们不情愿的。

佛法和道法是人生的终极归宿和唯一路径。愿伯之先生无为而无不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往事平不如烟 当前离线
白银会员

查看:3311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