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个中医带教者的追求,从知之者,到乐之者!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低调点 发表于 2020-5-23 15:49: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低调点
2020-5-23 15:49:31 3709 0 看楼主


有人说:“兴趣是成功的向导!”孔子早有论断:“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知”是知道,知识大都通过书本上获得,多是别人的,不一定能变为自己的智慧。如果是为了某种功利和任务去读书学习,一般是浅读,没有用心,这种人只能算“知道分子”,还不能算“知识分子”,因为他仅“知道”而缺“见识”,效果极差。

“好”是爱好,有兴趣,“拿到书就睡着与“睡着都拿到书”,虽然都曾读过书,但两者的读书效果截然不同。前者是本不愿读而佯装,后者是按自己的意愿刻苦学习,虽困仍卷不离手。“乐”是以学为乐,是最高的学习境界。乐此不疲,任何艰苦环境下都不会影响其孜孜以求的学习毅力与决心,古今中外成大家者多曾有过这种经历。

上述可见,在当今中医传承工作中最重要的,是应努力使青年中医成为学习与实践的“好之者”,甚至达到“乐之者”的理想状态。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老师的责任是要为他们搭建一座桥,推开一扇窗,让他们找到学中医的快乐与自信,获得患者的认同与鼓励,亲眼看见中医药的疗效与价值,在正确的价值观中品味中医的质感与魅力。

怎样努力去成为中医学的“乐之者”?笔者有如下几点体会:

一、在读书中培养乐趣




中医学是从中华文化这块沃土中成长起来的一朵奇葩!中医之花要开得灿烂夺目,国学经典之书应该首先阅读。《论语》首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以及“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论语·述而》)、“未若贫而乐”(《论语·学而》)。儒学中突出的“悦”“乐”二字,体现了华夏传统的精神核心,那就是“乐感文化”,相比西方的“罪感文化”、日本的“耻感文化”具有很大的优越性,通过读书,引导人们去实现终生的成长快乐(李泽厚《论语今读》)。

笔者在带教的实践中,是以南怀瑾《原本大学微言》为引导的,通过这本书,上溯《易》《论语》《老》《庄》,再学《中庸》、诸子百家等,从而初步了解传统文化的概况,建立传统的思维方式。也只有这样,才能读懂《内经》等中医典籍,体悟书中微言大义,把读书作为一种享受,变“苦读”为“乐读”。

同时,通过读书可以培养正确的价值观,练就“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的科学精神,成为品学兼优、人格完善的医者。

二、在临证中获得乐趣




不少年轻中医,他们的志趣被西医学的“便”与“利”所吸引,要想把他们从歧路上拉回来,只有靠中医药独特的“疗效”,从疗效中获得信心,培养志趣。在跟师临证中,对那些疑难久病,特别经西医诊治乏效的患者,带教者应认真对待,精心辨治,往往一个成功的病例可以改变一个人的观念,激励医者终生!

这就要求带教者在临证时,尤其要注重思想的传、帮、带。思想重于具体的方药,因为没有思想的指导,所谓经方、秘方很难用得灵验,更难举一反三。当学生把老师的方法带到他自己的临床上,并出现意外疗效时,必然会获得极大的乐趣与享受。

三、在总结研究中发现乐趣




带教过程中,需要经常写小结,更要在总结中磨炼写作能力。老师应注意从读书笔记、医案按语、临床实录等作业中发现学术亮点,特别是那些不被传统重视的,搞错了的,甚至是前人没有涉及的临床问题,这些点点滴滴都是亮点,亮点虽小,但很可能就是一个有意义的值得探讨的选题和研究方向,通过它或许可以写一篇论文、申报一个科研项目,甚至写一本书。

在带领学生分析、诠释、质疑、论证的过程中,逐步提出立新、创新的观点。这种学术方向的形成,往往就是学生的热情和动力的起点,帮助学生在为攻克某一难题而努力中获得无与伦比的快乐。国际著名学术期刊《科学》主编布鲁斯·艾伯茨曾说,他在年轻时喜欢看爱因斯坦的介绍:“科学研究是做自己喜欢的事,而且又可以拿到钱,真的很不错,实现了个人的价值和社会价值。”

四、在日常生活中享受乐趣




作为师父,在学习生活中应全方位地关心学生,构建平等、轻松、愉快的师徒关系。笔者认为,名义上是师徒,但生活与学术上应该是弟兄与朋友,“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师说》)。

老师不能太过严肃,当今的青年中医,生活成本比较高,各方面压力大,我们时刻都要关心他们,帮助他们解除后顾之忧,使之愉快地、全身心地投入学习。

几十年后,当学生们真正感受到学中医所带来的快乐时,也就证明带教老师的任务完成得不错了!当然要实现这个目标很难,但我们可以努力去追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低调点 当前离线
青铜会员

查看:3709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