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假设所有游戏都关了,学生们都会学习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百年树人 发表于 2020-6-18 10:19: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百年树人
2020-6-18 10:19:10 6207 0 看楼主
来源:明教育

没有电子游戏,也没有电脑游戏。

摇滚乐也没有,电视剧也没有。

动画片也没有,漫画书也没有。

一切诱惑都没有,按理说应该把精力用在学习上了吧?

呸。

前清的八旗子弟,也包括汉人。斗蝈蝈,斗蛐蛐,从十二三岁斗到四五十岁,死了拿蝈蝈葫芦陪葬的事情都不是什么稀罕事。

八国联军都打到北京城了,你都看见一群四五十岁的贵族子弟抱着蝈蝈葫芦逃跑。

一只蝈蝈炒到好几百两银子。一直到了亡国,手里的蝈蝈葫芦也不松手。



铁杆庄稼的八旗子弟,啥也不干天天领钱粮,按理说应该有学习的氛围了吧?

领下来的钱家里天天吃粗粮,也要匀出钱来,养黄雀。老舍的作品里说过,听鸟叫唤一声,都忘了自己快饿死了。



当时没网吧,可他们能泡茶馆从早到晚十二小时,戏园子和酒店更是兴盛的惊人。

这就是实际情况。

前清要是有知乎,一定有人上去问。

“要是蝈蝈蛐蛐都死绝了,人会去学习吗?”

然后另外一个答主给他举栗子:

汉朝。

不流行蛐蛐,不流行蝈蝈。

没有戏园子,也少有澡堂子。

一切诱惑都没有,按理说应该把精力用在学习上了吧?

呸!

汉朝的时候,主要娱乐活动是斗鸡。

兴盛到当时曹操的儿子曹植这一级别的人物,为斗鸡这件高端娱乐活动写过诗赋。



另外一种主流娱乐形式是“弹棋”————没错,就是现在人弹的弹珠。

但可不是孩子们玩啊。

这是上层人的娱乐形式,你只跻身上流社会,常常的能看见一群四五十岁的达官贵人聚众斗鸡,斗鸡之后意犹未尽,开始蹲地上弹弹珠。

从十几岁的少年弹弹珠弹到入土,这就是当时的实际情况。



汉朝要是有知乎,一定有人上去问。

“要是斗鸡都死绝了,棋子都砸碎了,人会去学习吗?”

然后另外一个答主给他举栗子:

呸!

战国时期。

流行双陆碁————扔骰子的,类似于大富翁的一种娱乐。后来也叫双六、升官图。

列子的书里有记载,当时达官贵人经常聚众玩升官图,一宿一宿的玩。玩的嗨到惊跑了门外的动物。这也算是最早的包夜开黑了吧?

还有往杯子里扔筷子,是每次宴会必备的高端娱乐活动。只有身份够高的人才能参加,一玩一天。

战国要是有知乎,一定有人上去问。

“要是升官图全撕了,筷子全撅了,人会去学习吗?”

就这样,无限套娃。

各朝各代甚至各个年代,都有娱乐形式。而当你不想学习的时候,盯着墙幻想,都是一样充满吸引力的娱乐活动。

说真的,追求快乐是人类的本能。

无论好到什么程度的社会,只要这个社会本身缺乏“快乐”这项,那都不可能是善意的社会。

不是没有完全杜绝了游戏的国家:朝鲜、伊朗、中东地区的不少国家都是如此。可我可没看见这些国家人才涌现,国富民强。

反倒是游戏尺度非常大的国家有不少,个个都能挤进发达国家行列。不要说自己国家人才涌现了,连咱们培养的人才也削尖了脑袋往那边跑,为了混个国籍连脸都能不要,不反手捅培养自己的祖国一刀已经是善人了,而不少人已经这么干了。

你猜是因为啥?你猜?

因为人吃苦是为了提升自我,不是为了吃一辈子苦。短暂的停止娱乐是为了以后有能力更好的娱乐,不是彻底告别娱乐。

单纯的苦难崇拜是一种精神疾病。

然后,另一个问题就自然浮现了:世界几乎所有国家的游戏开放尺度都比中国大,可怎么游戏就对中国学生们破坏力这么大?

很简单。

前苏联什么都禁,就不禁酒。所以所有人都成了酒鬼。

而不禁酒的国家多的是,中国就不禁酒。也没见谁像俄罗斯人那么喝的。

南方某国(忘了哪个了)啥都没有,就槟榔多。

结果全国人嗑槟榔居然上瘾,以至于国家得出台法律禁止槟榔销售。

而我是没看到除了那里以外,哪个国家把槟榔当毒品看的。

所以,明白没有?

当社会整体风尚严肃,缺乏娱乐形式,导致学生缺乏放松和快乐时,独一的娱乐形式对人的吸引力就越大。

所以真禁了游戏,我更相信他们会去搓麻将、打扑克、下象棋。至于学习?那是排在跟小学生弹弹珠后面的。

文章来源:知乎用户@ Fisher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百年树人 当前离线
青铜会员

查看:6207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