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0+信号预示湿气重,你中招了几个?男人女人湿气重症状各不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sports 发表于 2020-8-10 07:24: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sports
2020-8-10 07:24:36 3260 1 看楼主




最近三伏天,雨量增多,气温也明显升高,湿热之气交结,易导致脾胃之气不足,湿热之气困脾,出现如四肢沉重、容易疲劳、失眠、食欲下降、恶心、头晕、大便稀溏、腹满腹涨、不思饮食等不适。





中医把此类现象叫“湿邪”

那么,什么是湿邪?我们又该如何远离它呢?今天,咱们就来揭开人体内湿气的神秘面纱。


▼▼▼



湿邪究竟为何物?








湿气为长夏之主气,属阴,其性质重浊,黏腻,是源于水液代谢和运行的产物

其实,从生活常识和物理学上讲,湿就是某物所含的水分较多。

在人身体组织中,细胞内外水的含量适度,人体才能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

而当人体内由于体质或饮食过杂或营养过剩等等原因造成“脾虚”的情况下,其运化能力下降,会使细胞内代谢废物和细胞外间“营养性”垃圾太多

这些废物垃圾大分子会吸附限制更多的水分子,致被包含或被束缚的水多于正常生理水平,因此就形成了湿气。

此湿不除,久之与病理代谢产物不断结合,渐成饮,后成痰,再变为“痰加瘀血,遂成巢囊”,可以说是当今人们百病所生之源

湿气还有分类?



古话说:“千寒易去,一湿难除。”湿邪分为内湿和外湿。







    内湿


即体内水湿停滞,也称内生湿邪。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是导致内湿的重要原因。


    外湿


主要是受到季节和地域环境的影响。夏季高温、多雨,空气中湿度很大,人很容易外感湿邪。

而且“湿邪”从来不会单兵作战,遇到“寒邪”则成为寒湿,遇到“热邪”则成为湿热,遇到“风邪”则成为风湿,可以说湿邪是现代人健康的克星。

为什么身体里会有湿邪?



    湿气与环境的关系


在南方的潮湿天气,容易受当地的气候影响而生湿气,故广东人很喜欢煲药汤和养生茶来祛湿,形成了当地的饮食生活特色。





夏季梅雨时节、三伏天气,容易使体内生湿。冬季,天气寒冷,也会诱发湿气,中医将其称为“寒湿”。

    现代人湿气重的主要原因


在临床观察发现,现代人的以下生活方式是加重身体寒湿的主要因素:







1、不分时节,大量食用寒凉水果,甚至以水果代替主食;
2、长期喝冷饮、酸奶、凉茶;
3、长期吹空调,或频繁在冷热交替空间走动;
4、现代人久坐、少动、饮食肥甘厚腻、爱吃宵夜、爱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
5、激素、抗生素的泛滥使用;
6、现代人生活压力大,思虑过重,造成脾胃运化机能低下。

湿气重的人有哪些症状?



女性若有下述3条,证明体内有湿气,4条以上表明身体里面的湿气比较重。








1. 虚胖、浮肿,难以减重。

2. 头发油腻,头部有昏、沉、重等症状。

3. 脸色暗黄,易出油、长痘、长斑。

4. 鼻子易出油、黑头多,眼袋浮肿。

5. 嘴唇发干、发紫,舌苔厚腻,常口干、口臭、口腔溃疡。

6. 四肢关节酸痛沉重,肚子脂肪多。

7. 常觉得乏力,腿脚浮肿,易出汗,赖床。

8. 皮肤常莫名发痒,易过敏或湿疹。

9. 胸闷、心悸,呼吸不畅。

10. 乳房胀痛、伴有增生。

11. 食欲不佳,胃胀、胃痛,消化不好。

12. 便秘、大便粘黏、不成形。

13. 阴道瘙痒、白带多、有异味,月经失调、痛经。

14. 性生活不和谐,不孕。


同理:男性若有下述3条,证明体内有湿气,4条以上表明身体里面的湿气较重。






1. 头发油腻,头部有昏、沉、重等症状。

2. 脸部易长痘,毛孔粗大。

3. 鼻子易出油、黑头多,眼袋浮肿。

4. 嘴唇发干、发紫,舌苔厚腻,常口干、口臭、口腔溃疡。

5. 四肢关节酸痛沉重,啤酒肚、腹部脂肪多。

6. 常全身乏力,腿脚浮肿,易出汗,赖床。

7. 皮肤常莫名发痒,易过敏或湿疹。

8. 胸闷、心悸,呼吸不畅。

9. 脂肪肝、酒精肝患者。

10. 食欲不佳,胃胀、胃痛,消化不好。

11. 便秘、大便粘黏、不成形。

12. 阴囊潮湿,尿频、尿急、尿不尽、尿痛。

13. 阳痿早泄,遗精、精子成活率低,性生活不和谐,不育。


防湿祛湿做好这几点!



湿分寒湿、湿热、风湿,在临床治疗用药是不同的,寒湿必须温脾化湿,湿热则要清利,风湿要祛风解表以除湿,治疗手段不外是借小便、发汗出路或者加强脾的运化功能三种。



01、避免潮湿环境

尽量减少下雨天外出,保持衣物干爽,切忌湿头发睡觉;



02、食疗祛湿


在饮食上宜多食用清爽清淡的素食,例如薏苡仁、赤小豆、绿豆、冬瓜、黄瓜、丝瓜、黑木耳、胡萝卜、白扁豆、马齿苋、藕、山药、芹菜、西红柿、鲫鱼、草鱼等,这些食物是有清利湿热的功效;而对于鱼、虾、蟹、各种肉类这些有助于生湿助湿的食物要尽量少吃。








加以适当辛辣食物(如葱、姜、蒜等),或做菜时放入适量香料(如花椒、白豆蔻、砂仁等)有助于行气并发散体内湿气。

03、运动祛湿


运动是最实际、最具性价比的祛湿方法。像慢跑、快步走、游泳、瑜珈、太极等有氧运动,都能很好地加强气血的循环及体内水分的代谢。



04、按时睡好子午觉


子时是指晚11点到凌晨,午时是中午11点到13点,通过睡眠,也有助于调节人体阴阳,有助于祛除体内湿气。

05、三伏贴除湿气


三伏贴可以去湿气,但一定要去正规的中医药店购买,使用时问清注意事项。



06、泡脚祛湿


晚上用艾叶+生姜泡脚,泡脚半个小时,水量保持在脚踝以上。





07、经常“拍四窝”,清络排毒

四窝指肘窝、腋窝、腘窝、大腿窝。这些部位皮肤较薄,通过拍打此处,可以促进血液和淋巴回流,改善供血,注意拍打手法要轻柔。



08、针灸火罐


正规医疗机构针灸火罐治疗有助于祛湿。自己在家中也可按压或艾灸健脾祛湿的保健穴位,比如以下这些:




三阴交







足三里




曲池穴







阴陵泉





丰隆穴







神阙穴

湿气不除,百病缠身。为了保持身体的健康状态,祛湿是需要大家长期坚持的一种生活习惯。

今日留言互动:

大家平时还有哪些祛除湿气的实用妙招?

欢迎参与留言互动,分享转发给家人朋友!


(图源:摄图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西风吹雨 发表于 2020-8-10 07:26:07 | 只看该作者
沙发
西风吹雨
2020-8-10 07:26:07 看楼主
@好药师健康资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sports 当前离线
高级会员

查看:3260 | 回复:1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