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爱桥,因为每个桥头都走向人们的心头(作者 马淑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往事平不如烟 发表于 2020-10-9 16:52: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往事平不如烟
2020-10-9 16:52:26 2940 0 看楼主


我喜欢桥。桥能跨越障碍,让世界变得通达。

还在上大学的时候,我就喜欢桥。老师的桥梁史话至今还记得。说:人类原始就有征服的欲望。当采食狩猎或迁徙时,常会遇到水滩、河流、沟堑、峡谷的阻隔。远古的人们先会在水滩之上步远之间,摆上石块,然后一步步的踩着这些石块涉过水滩,这就是原始的丁步桥。后来,受到自然界大树倒伏沟堑的启发,又在两石块之间或沟堑之上,架上圆木,于是桥的雏形就出现了。古代“桥”的原意就是横卧沟堑的高大树木。应该说,在人类“穴居”的时代,还不会盖房子,就先会建桥了。桥应该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建筑工程。

随着人类不止的脚步,桥的雏形逐步演变成各式各样的桥。在古代,先后出现了木梁桥、石梁桥、索桥、浮桥以及大量的砖石拱桥。随着技术的进度和建筑材料的发展,近代出现大量的钢桁架桥及钢筋混凝土桥。今天,在江河之上,常见到凌空飞架着斜拉桥、悬索桥等现代化桥梁。毫无疑问,桥梁的发展伴随着人类文明进程的始终。

在古今中外的桥梁中,我惊叹今日的现代化桥梁。它那高耸的索塔,紧绷的钢索,把那成百上千米跨度的“一”字型桥面,轻轻地提起,跨越了大江大河,甚至跨海而过。让日夜穿梭的车流,在江河之上如履平地,让天堑变成了通途。

然而,我更赞赏古代造桥的智慧。请看,以赵州桥为代表的石拱桥,在还没有抗拉能力很强的金属材料的条件下,工匠们把随处可用的石块加以雕凿,模仿“好汉握不毁鸡蛋”的卵圆形构造,把一块块散乱的石块,砌成拱型的弧线,依靠石块间的相互挤压,承托起万吨的荷重,一孔跨越了河流。如今这座有着三十七米跨度的拱桥已历任一千四百余年的风雨,仍屹立在河北赵县的交河之上,其设计精巧、凿石之精细,可谓巧夺天工。古有诗人赞曰“水从碧玉环中过,人在苍龙背上行”。

我们应该感谢古今的造桥人,包括有形的桥和无形的桥。有形的桥能给人们带来出行的便利。人们常感恩“铺路架桥积阴德”。无形的桥是建在人们心头的桥。当两颗心有了通达的桥,心的交往也会便利很多,隔阂误会也会少了许多。

当然,我们憎恶那些拆桥的人,也惋惜那些被双方自行毁坏的断桥。若原来就有了畅通无阻的桥,一旦桥被拆了,将更误导行路人。当人们的心间已经有了桥,甚至是已通行了几十年的桥,突然被拆了、断了,将更伤人心,无论是夫妻、情人、朋友或是合作伙伴。

自古至今,人们都期望通桥。包括流传千年的神话,都企盼喜鹊搭桥,让天上人间的牛郎织女能在鹊桥相会。在现实生活中,无论是古今无处不在的无名小桥,还是连接古代东西方文明的丝绸之路;也不论是今天的欧亚大陆桥,还是中国人倡导建设的一带一路,都是在搭建联结世界的桥梁。这些有形的桥和无形的桥,会把不同的地域之间吃的用的互通有无,促进人类经济生活的繁荣;同时,会增强不同人种不同国度间的思想,文化,宗教,信仰方面的理解交流和包容。使之消除隔阂误会和仇恨,不再有诅咒,暴乱,谋杀和战争,让地球的每一个角落,都变成自由,幸福的绿洲。

愿桥通达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通达到每个人的心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往事平不如烟 当前离线
白银会员

查看:2940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