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00年前,卓文君回了一首诗,司马相如看过后不再提纳妾一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XY890 发表于 2020-12-7 09:26: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XY890
2020-12-7 09:26:17 5375 0 看楼主
聪慧如卓文君,才情如卓文君,智勇如卓文君。这古代四大才女之一的卓文君总善于把手里每一张坏牌打好,是形貌跌丽的女子,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人生赢家。因为她明白,在人生的旅途中,与其抱怨身处黑暗,不如提灯前行。



一首《凤求凰》夺人心魄,令卓文君与司马相如的爱情轰动全国。白富美卓文君十六岁时嫁给了当地一个与她门当户对的公子哥,不料年纪轻轻就守了寡。这令爱慕卓文君已久的司马相如喜不自胜。但在等级森严,门第观念严重的古代,年轻貌美家境殷实的卓文君与一穷二白空有一身才情的司马相如怎说也是两个世界的人。在与朋友的一场场策划之下,司马相如展开了他的"阴谋"。



司马相如在大街上卖琴吸引了文君的注意,文君要出钱买琴但他故作高冷不卖给她,事后却悄悄将琴送到了她的府上;英雄救美一在寺庙与挟持卓文君的刺客"恶斗",又拒绝了老丈人卓王孙的重金酬谢,无疑得到了卓王孙对他人品上的赏识。司马相如可谓深谙《孙子兵法》,将这一手欲擒故纵玩的很是流畅。



"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就这样,卓文君被俘获了芳心。婚后卓文君才知自己是跳进了火坑,司马相如并没有什么本事,空凭些文章维持生计,而卓文君面对贫苦的生活并没有逃之天天,当掉了自己的首饰,也有了历史上的"文君当垆"。但富可敌国的卓王孙怎么能忍耐自己的宝贝女儿风餐露宿?于是夫妻二人受了朋友的帮助,收到一大笔钱,司马相如一时兴起,写下了《子虚赋》,意外得到了皇帝的赏识。



春风得意,司马相如在纸醉金迷之中迷失了自我,想娶一位年轻貌美的女子为妾,写下"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暗示卓文君,两人的爱情中间出现了第三者,卓文君自然是不愿意的,但她没有一-哭二闹三上吊,而是回书信一封:忽匆匆,三月桃花随水转。飘零零,二月风筝线儿断。噫,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做男。司马相如看罢,不再提纳妾一事,与卓文君相守一生。



"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这流传千古的名句也出自卓文君之手。在女子地位卑微的时代,卓文君用一手才情智守婚姻。是两情相悦时的勇敢追爱,穷困窘迫时的不离不弃,危机时的冷静机智得以让二人共享花好月圆。



这似乎让人看到,古代女子并不只如诗文戏曲中所说的娇柔哀怨,也有卓尔不群之辈,在自己的主战场杀伐果断,获得满盘金。自立,自信,自尊、卓文君是古代女子的典范.也是现代女子的楷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XY890 当前离线
黄金会员

查看:5375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