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为何说贾宝玉林黛玉是诗人思想家/徐景洲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湟喀 发表于 2022-3-9 17:04: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湟喀
2022-3-9 17:04:59 9785 0 看楼主


贾宝玉与林黛玉的情投意合,缘自于二人的志趣相投,更深层来看,宝玉像思想家,黛玉像诗人,二人是哲学与诗的结合与互补,因而相得益彰,珠联璧合,使得二人身上所具有的反传统反世俗的精神得到强化突显,可以说,是倍增其艺术形象感染力,倍增其思想性的战斗力,达到人性之美的最高境界。正因为他们的心心相印,难舍难分,所以才有了黛玉焚稿而逝,宝玉弃世出家的殊路同归的凄美结局,共同完成了对不合理社会的最后一击。
毫不夸张,仅仅是一首葬花词足以让林黛玉成为一流诗人,何况她的脍炙人口的好诗远不止这一首。黛玉还是艺术鉴赏家,教香菱写诗过程已足见她的艺术品位之不俗,而其欣赏戏曲牡丹亭的全过程更成为文艺理论书讲解欣赏原理的最典型案例。凡涉及林黛玉读书谈诗的段落,都是最美的文字。林黛玉的一生,是艺术人生,不见容于世俗社会是必然,出污泥而不染,是最贴切的比喻。但若将她比作荷花,白色当是基调,红黄诸色也是其亮色。爱恶黛玉,可分人之雅俗。因而,说黛玉是纯正的一流优秀诗人,名副其实。
如果说黛玉是文学家,则宝玉更像思想家。他好思,反思,深思,逆思,乱思,小说中有大量他的思想活动描写。就在黛玉吟诵葬花词而一举成为伟大诗人之际,绝妙的是,宝玉则借此而成为一位了不起的人生哲学思想家。他听黛玉吟诵葬花词时,有一大段心理描写。先是情感因诗而大起伏,以至恸倒在山坡上,真千古知己知音,继之想到黛玉以及其他人将来都不存在,大观园也不会在,自己也不会在,贾府也不在,现在一切都不在,都不知属谁,一而再,再而三推演下去,这该是人人皆有的多大悲伤?他认为只能逃大造,出尘网,方可免世俗之忧。生于富贵之家却有如此忧患之思,是超越时代的清醒者与自觉者。因此他的思想是深刻的,超前的,也是了不起的。
生于压抑绝望的社会,青春越美越易悲剧。思想家宝玉与诗人黛玉同悲同喜同心同志,于此可见一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湟喀 当前离线
中级会员

查看:9785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