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绿饭碗”变“金饭碗”!徐州“铜铁小镇”厚植生态底色实现绿色转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牌胴 发表于 2023-5-25 12:16:16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牌胴
2023-5-25 12:16:16 2604 0 看楼主




“绿饭碗”

变“金饭碗”




徐州市铜山区利国镇曾是全国有名的富铁矿产地,它因钢铁而兴,也给人们留下了“黑色印象”。近年来,利国镇秉承绿色发展理念,铁腕治污铁规治污,推动行业转型,坚持不懈厚植生态底色,让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秀美画卷一步步变为现实。“绿饭碗”变成致富“金饭碗”,生态的好转为当地带来了五彩斑斓的新生活。



“矿老板”转行端起“绿饭碗”





    上世纪90年代,孙建开办了一家小型选矿厂。随着利国镇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深入和行业转型的推动,孙建的选矿厂被关停。

    期间,铜山生态环境局执法人员多次上门向孙建之类的矿厂主宣讲粉尘污染等问题以及生态保护的重要性,让“孙建们”意识到选矿厂的关停势在必然。

    “虽然转型困难,但为了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忍痛割爱。”孙建说。2016年,他流转土地开始“下田”,建起四个大棚种植草莓,成为利国镇种植草莓第一人。

    刚开始,孙建因为缺乏经验,种植方法不对,草莓一大半烂在垄子里。后来,他不断向别人学习,慢慢成了一位“土专家”。从单一的草莓种植,发展到现在番茄、火龙果等七八个品种的多元化果蔬种植,鱼塘、有机水果和蔬菜大棚“全面开花”,大棚里水果挂满枝头。

    “由于我们精心种植,细心管理,现在种植园也小有名气了,去年毛收入在100万元左右。”目前,孙建的种植园有6个冬暖棚、22个冷棚,实现了一年四季有鲜果,他的家庭农场也成了省级示范家庭农场,带动了周边数十名村民就业。

    站在地头望去,一排排绿意盎然、干净整齐的温室大棚正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引擎”,致富“金饭碗”就在飘香的水果与蔬菜中,利国镇的兴村富民之路已经打开。

    为了让“跨界”的工业老板发展得更好,利国镇因势利导,从新行业的准入、项目选址、基础设施配套、启动资金借贷、专业技术指导等多方面给予扶持,真正做到对转型企业“扶上马,送一程”。“绿色饭”不仅让矿老板们找到了新出路,也给利国镇的发展带来了新希望。



小小“喵星人”做出大产业



     李宁,35岁,利国镇西李村人。机械加工专业毕业后的他进入利国镇的一家钢铁厂,成为一名工人。2011年,在当地政府环保宣传和推进绿色产业发展的影响下,李宁选择离开高污染行业,自主创业,他从自己喜欢猫狗的爱好入手,先在电商平台销售宠物用品,随后瞄上了猫用品这个突破口,不久,即创建了利国镇第一个宠物用品电商品牌——佳喜乐。“铜山区对绿色产业的大力支持,给了我更多的创业信心。”李宁说。



   
    猫床、猫爬架、猫抓板……在铜山区利国镇西李村佳喜乐宠物用品公司的展示厅内,各类精巧别致的猫用具、猫玩具让人目不暇接。目前,李宁的公司已拥有两万多平方米的加工仓储车间,在矿大软件园建立起50多人的研发设计营销团队,拥有100多项专利,产品出口美国、日本、韩国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喵星人”实现了李宁的创富梦想。

    李宁的成功激发了更多就业创业活力,目前利国全镇网络零售额超300万元以上的宠物用品电商企业近20家,全镇从事宠物用品加工的小微企业百余家,在利国镇党委、政府的积极引导下,许多宠物用品加工企业通过“企业发包业务、经纪人承揽调度、农户按需生产”的模式,吸纳大批农村闲散劳动力就业增收。2021年,利国镇农村电商行业共带动2000人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平均月收入2800元,有力推动了产业强村、富民增收。



“绿色转型”成企业高成长“密码”



    走进“生态钢厂”徐钢,厂区内设备及环境的“棚化”“网化”,和皮带通廊的处理杜绝了无组织排放,厂在林中、林在厂中,颠覆了人们对钢铁行业“傻、大、黑、粗”的传统认识。这主要得益于铜山区始终坚持的“绿水青山才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推动钢铁企业增强环保治理力度,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



  
    前几年,沿着厂区走一圈,白衣服上都会落上一层灰。徐钢集团董事长王爱钦意识到,这种生产方式不可持续。“2016年起,徐钢集团就开始谋划一盘‘转型升级、环保节能、绿色发展、做精做优’的棋局。”王爱钦说。

    徐钢集团的产业园区内,一座全封闭式的物料大棚引人注目。“过去没有大棚,物料露天堆放,在倒运、上料、转运过程中会出现扬尘。现在集团建设了14万平方米的纯钢结构全封闭式大棚,同时配套了喷淋设施,大大减少了无组织扬尘的排放。”徐钢集团安环部负责人介绍说。

    近年来,徐钢集团实施了全面系统、规模空前的环境治理工程,先后新建三次除尘设备,引进投入半干法脱硫+SCR脱硝系统设备,做到了超低排放;对厂内皮带运输、转运、物料流转等系统各个转运节点进行了环保改造,淘汰落后产能,将“绿色制造”理念嵌入生产的各个环节。

    在坚持绿色低碳发展中,徐钢集团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政策,做好做活资源循环利用这一“绿色文章”。

    在循环经济发展上,徐钢集团实施了高炉炉渣资源综合利用工程项目和钢渣处理项目,实现年处理企业高炉矿渣100万吨,年处理钢渣60万吨;充分利用现有的高炉、转炉富余煤气,年发电量约4.2亿千瓦时,降低成本上亿元。



   
    解决了污染的根,不仅恢复了青山绿水,带来了生态产业,更实现了从“整治”到“提升”的转型。铜山经开区、利国镇党委负责人史敬峰说:“经历关停一批小钢铁企业的转型阵痛,如今我们依托徐钢集团打造绿色冶金产业转型升级样板区,新招引工程机械及汽车核心零部件智能制造等项目,‘钢铁小镇’实现了涅槃重生。”利国镇干部群众奋发作为和智慧汗水的背后,是大美利国的颜值越来越高,是利国百姓不断增强的获得感和实实在在的幸福感。

信息来源:徐州日报


主管:徐州市生态环境局
主办:徐州市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审核:程凯发布:曹晓煜




往期回顾

◆假期无休守一线 ,“执法蓝”护“国庆红”

◆国庆我在岗③丨他们用坚守告白祖国

◆徐州空气质量最新排名来了!



识别二维码关注生态徐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牌胴 当前离线
初级会员

查看:2604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