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文明交流,在丝绸古道“徐州站”赓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3sam3m6og3 发表于 2023-7-11 14:05: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3sam3m6og3
2023-7-11 14:05:54 32829 0 看楼主

西晋古墓出土的鹦鹉螺铜扣杯。本报记者 白雪 摄

玉龙佩。本报记者 孙井贤 摄

豹形石镇。本报记者 秦媛 摄

玉戈。本报记者 孙井贤 摄

市民参观徐州博物馆“天工汉玉”厅展品金缕玉衣。 本报记者 秦媛 摄

本报记者 张瑾

进入暑假,徐州博物馆、邳州博物馆里人头攒动。两馆中展示的由汉代工匠用新疆和田玉料雕琢的精美器物,传递着独特的东方文明,吸引了众多学子欣赏的目光。

在邳州博物馆“西晋遗珍”展厅,陈列着中国目前唯一未被盗过的西晋贵族墓文物,其中的鹦鹉螺杯和玻璃碗,是海陆两条丝绸之路辐射到江苏腹地的珍贵见证。

徐州位于中国版图的南北之中,襟东接西,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在徐州形成的多元包容的地域文化,在“一带一路”沿线城市的文明交流中,继续绽放光彩。

熔今铸古

精美汉玉温润世人

玉,石之美者,质地坚韧,外表温润。“君子比德如玉”,玉在中国,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

在西汉开辟丝绸之路前,有一条运送新疆玉料到中原的玉石之路,被学者视作丝绸之路的前身。处在玉石之路上的徐州,得益于源源不断的优质玉石供应,才有了崇尚美玉、事死如生的王侯在墓葬中留下的大量玉器。

“徐州地区出土的汉玉数量多,品种丰富,玉质坚硬,色泽温润,雕刻精湛,代表了中国汉代玉器工艺的最高水平。”徐州博物馆副馆长刘照建将徐州汉玉誉为徐州“汉代三绝”即汉墓、汉兵马俑、汉画像石之外的“第四绝”。

“天工汉玉”厅是徐州博物馆代表性陈列展览之一,也是我国目前唯一一个体系完备的汉代玉器专题陈列,共展陈徐州出土的汉代玉器200余件(套)。除此之外,还展示了数块半成品的玉料。从展厅的电子显示屏可以清晰地看到,从新疆到当时的彭城即现在的徐州的玉石之路走向。

“在西汉经济发达的楚国国都彭城,设有一定数量的玉器坊,来满足楚国贵族的用玉需求。”刘照建介绍,“这些‘徐州制造’的汉玉,反映了汉代徐州的经济发达,给现代人留下了彰显前人智慧的瑰宝。”

中国古人认为万物皆有灵性,玉是山川的精华,是上天恩赐的宝物。随着不同文化的碰撞融合,以玉为核心的宝玉石文化在东西方交流中的价值愈加显现。

17岁便进入徐州玉雕厂当学徒的李维翰退休之后,积极推广中华玉文化。他介绍:“现代玉雕汲取徐州汉玉精髓,愈来愈多地被创意开发,已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者,光耀在世界舞台。”

传统的玉雕行有工艺“玉不过汉”之说。如今在徐州,尤其是邳州,新一代玉雕工匠继承老传统,发展新工艺,以现代化经营模式,将当地的玉雕产业推上了苏北乃至全国的龙头地位。

继古开今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

汉代是一个让后世自豪的朝代。汉武帝遣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作为官方驿道,在之后的频繁往来中形成固定路线。不久,以丝绸为主要货物的海上经济贸易也发展起来。东襟大海、西接中原的徐州,是海陆丝绸之路的重要一站。

丝绸之路带来的文化交融,在徐州出土的汉画像石上可见一斑:西域的歌舞、杂技、魔术、烤羊肉串的画面频现石上。东土高僧西行取经,西域僧团东来传法,坐落在丝绸之路东延伸段的徐州一度成为佛教文化重镇。

2015年6月的一个傍晚,邳州新河镇煎药庙村的原址上正在平整土地,一处近两千年的古墓群“穿越”现身。考古人员从这里的9座西晋古墓出土了300多件文物,其中的鹦鹉螺铜扣杯、玻璃碗等尤为特别。

鹦鹉螺铜扣杯的制作原料来自一种生活在印度洋和太平洋菲律宾海域的贝类动物,在我国南海也有其生活的痕迹。“鹦鹉螺铜扣杯及玻璃碗,为研究东西文化贸易与交流提供了实证,也为进一步认识江苏地区在当时海上丝绸之路的走向提供了线索。”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学部委员刘庆柱称,煎药庙的考古发现是“江苏西晋考古史上的重大收获”。

丝绸之路在沿线城市留下的繁华图景,泽被后世。2013年,中国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延伸了丝绸之路的功能,在东西方国家之间建起开放合作的桥梁。

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6月24日,匈牙利作为首个与中国签署“一带一路”合作文件的欧洲国家,在塞格德市的莫拉·弗朗茨博物馆举办了“不朽的玉甲—中国汉代文物精品展”,包括18件(套)徐州汉代文物在内的展览,首日吸引了近万名观众前来领略中国汉文化的魅力。

守正创新,讲好中国故事,当下的丝绸古道“徐州站”,正立足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新起点,扛起新使命,续航新征程。

来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3sam3m6og3 当前离线
青铜会员

查看:32829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