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生作文模板之写景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拧陡烈 发表于 2023-7-27 09:34: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拧陡烈
2023-7-27 09:34:29 3374 0 看楼主
还记得小学时写的写景作文,要求写自己的校园,写游记什么的,我当时就很头疼,词穷啊凑字数真的是一大难题。

     不过随着年龄渐长,以及之后遇到了很多很棒的老师,我的作文水平和语文素养真的是突飞猛进,让我侥幸获得过一次语文年级最高分。好啦,步入正题。

      我没有纲领,但却有几个要点,主打一个接地气。

情景交融,借景抒情

     这是个很牛逼的技巧,学会以后往后余生写文章基本都再用。可谓是老师眼中的亮点,作文提分的关键,以及水字数必不可少的其中之一,没有借情抒情的的写景作文是不完整的,没有灵魂的。

     借景抒情有很多可以同义替换的高逼格专业词语,譬如说,情景交融(织),融情于景,寓情于景都是一个意思,在初高中阅读文里这个专业词很常用。

     但是,小学生一般很少用的灵活,会比较生硬,或者说大多数就不用,因为生活阅历达不到嘛。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一些套路和引导了。

     举个例子,《梨花又开放》这首歌的中文填词,家乡的老树,梨花飘落,老房子,纺车与母亲这是整首歌的几个关键元素。通过时间跨度来展开对比,几十年以前,很美的场景,场景里有母亲,几十年后场景依旧很美,但唯独少了母亲,来表明作词人对母亲的思念。

      这里有一些赏析关键词,物是人非,世殊时异,甚至是沧桑感。这是一些辅助词,在初高的阅读文里,赏赐题套路模板里就有“表达了作者...的心情”不仅仅是现代文,还可以是诗词,古文这一类。

      就这首歌来讲也可以用,表达了作者对物是人非的感慨,对母亲的思念(怀念、相思)。

      小学生可能又要问了,情和景有什么关系,为什么明明是写景,却非要写情?这可能是因为人是很容易触景生情的,人性的光辉就在于人情味,有情的人是有血有肉的,也是更加鲜活的。写景而进而上升到情的高度是一种升华,是对人美好品质的赞颂,这会使你的整篇文章无比正能量,一般阅卷老师看到就会觉得,这孩子不错啊,有情怀有思想,活该打高分。

      刚刚提到了升华,那在延伸拓展一下,这一般体现到由个人到集体,化小爱为大爱的层面。总之就是从低到高。很常用,真的很常用,特别特别无敌巨巨巨常用,高中以后的作文,不管哪次涉及到什么话题,最后我基本都会来一句要“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努力”“强国有我”“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望中华巨轮行稳致远”,这种就差不多升华了,只要相关,论述一些适用于个人进步的基本素质的差不多都能用。意思就是那个意思,同一个意思的相关表述有很多,是需要自己下功夫积累的。【如果要积累的话,真的,到纸条APP看看,我当时就是一直坚持做摘抄,文学素养有了很大提升,作文也不词穷了,可谓是下笔如有神了。】

写作手法

      嗯,很多,列举一下,除了小学生常用的修辞,也就是比喻拟人排比之类。百用不腻。如果上课好好听,这个部分大概是很精通的了。我就不过多赘述。

       我个人比较有心得的是细节描写这一块,因为写景文章主要就是景物描写和环境描写最后借景抒情升华一下。但是要保证字数的话,细节描写就很重要了。

        如果你已经有了比较不错的文学素养以及积累,那必然是不愁字数的。而我的技巧是针对底子稍微薄弱的同学,就是分组拆分,一部分一部分的详写。

        在鲁迅的《百草园和(与)三味书屋》中,老师着重会教这种顺序,比如说从上到下,从下到上,从点到面,从部分到整体,从左到右来描写目之所及的景物。如果用心观察的话就会发现这也是一种套路。

         那么,什么情况下需要分组拆分呢?比较典型的就是描写植物。美丽的风景或者建筑,植物的出镜率一般都很高。我上小学的时候,有篇课文写爬山虎,写茎,写叶,写腾,写跟,甚至还写爬山虎在不同状态下的颜色,爬墙的时候,自然散漫生长的时候是什么形态,描写的不说事无巨细,估计也是差不离的。

        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只要留心观察,越是细节,越是良心,老师她超爱的。

         今天有点晚了,好困(‘-ω?? ),以后想起来再补充吧。祝好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拧陡烈 当前离线
中级会员

查看:3374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