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邳州:村(社区)书记大擂台丨陈李村:打好强村富民“组合拳”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1w136k9f3w 发表于 2023-8-5 17:19: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1w136k9f3w
2023-8-5 17:19:44 7200 0 看楼主

土山镇陈李村以乡村振兴总要求为抓手,以“壮大集体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为根本目标,打好强村富民“组合拳”。

邳州玉强文教用品有限公司主要生产加工文教用品半成品。近日,在公司碳化板加工中心,只见原材料通过物理炭化、整平、四面规边处理,就可以打包销售。

据了解,陈李村盘活废旧厂房2400平方米进行盘活,招引邳州玉强文教用品有限公司落户。该公司解决本村剩余劳动力的同时,厂房租金一项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2万元。

公司负责人陈玉强介绍:“我们公司主要是生产铅笔板和眉笔板,客户订单比较稳定,为中华铅笔厂供货。我们的年营业额在1000万元左右,纯收入约100万元。”

陈李村村民罗秀玲告诉记者,自从村里有了铅笔厂,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收入非常可观。“离家近,一个月收入4500元,打工和农活两不误。”罗秀玲说。

近年来,随着村集体收入不断增加,陈李村陆续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在陈李村陈楼组,工人正在整理路面地基。

“户户通”工程是提升群众幸福感、满意度的迫切需要,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关键举措,也是提升农村人居环境的基础保证。今年以来,土山镇陈李村通过实行“村民自筹+大户捐款+村集体补缺”模式,大力推进道路“户户通”建设,扎实解决村民出行“最后一米”的问题。

土山镇陈李村党支部书记李强告诉记者:“我们全村‘户户通’工程硬化道路12000多米。预计一个多月后,全村‘户户通’工程完成90%以上。”

陈李村实行“支部+农户+产业”三合一模式,实现与农民利益的深度绑定。在保证农户“经营权”基础之上,流转土地200亩,复合种植玉米、大豆,增加集体收入15万元左右。与村镇企业合作,盘活废旧厂房2400平方米建设铅笔厂,年收取租金一项增加集体收入2万元左右,解决“妇老残”劳动力35人,人均月收入3000余元。通过公共空间治理,盘活低效用地80亩,改为基本农田,村集体经济收入每年增收8万元。

李强表示:“这部分资金重点用在民生工程建设上,包括‘户户通’工程、广场、公厕、路灯等。今年已经修建3个广场,再配套公厕、健身器材,增加群众文化娱乐场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1w136k9f3w 当前离线
高级会员

查看:7200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