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斩获百万大奖:最年轻获奖者苏俊解码"生命之舞"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yvrybelruy 发表于 2023-12-28 13:55: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yvrybelruy
2023-12-28 13:55:46 3497 0 看楼主
近日,2023年阿里巴巴达摩院青橙奖公布了获奖名单。今年青橙奖吸引了400余名高潜科研青年报名,其中脱颖而出的15位、平均年龄不超过35岁的青年科学家,每人将获得由阿里巴巴公益专项支持、可自由支配的100万元奖金。





“网红博导”:难以定义的“另类”学者

达摩院青橙奖始于2018年8月,旨在发掘和帮助更多对科技进步有重要推动作用的35岁以下中国青年科学家,鼓励他们在重大科研攻坚中挑大梁,发挥榜样作用,带动更多人关注和投身科学研究。
而在今年的获奖者中,有一位学者显得格外不同。



达摩院青橙奖获得者苏俊,来自中国香港
不同于普通人对“科学家”这一标签下的刻板印象,在他的社交平台账号“染金发博导”的日常分享中,轻松潮流的穿搭和自由随性的发色,都仿佛与严谨的科研世界背道而驰;但同时,他又是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最年轻的独立研究员,研究的还是与生命之源息息相关的女性生殖健康方向。这位会随心情改变发色、热情爱笑的青年学者就是来自中国香港的苏俊。
该如何形容生于1994年的他?用一句话总结那就是“沉浸于生活,又时刻试图超越生活”——他有着青年人独有的活力,同时作为一个“i人”,又保有对生命科学最纯真的热情。
追溯苏俊的学术之路,并非是天才学霸式一路开挂的“爽文”,甚至在初中阶段,他还曾因为物理成绩不好,综合分被严重拉低,导致其科学成绩(相当于内地中学的理综,同样由物理、化学、生物组成)时常不及格。老师也因此劝他高中“不建议学理科”。
如果不是因为自己太喜欢生物和化学,苏俊恐怕也会像老师、父母期待的那样,从商或学医。不过就像人们常说的,命运是偶然和必然叠加的巧合。偶然的一次高校暑期实践项目,就足以确定苏俊未来的生物科研之路。
哪怕已经过去十年有余,提起高中那次在香港中文大学为期两个月的暑期项目,苏俊还是可以清楚描述自己在一位导师的引导下,第一次通过显微镜观察到活的干细胞时的激动,“那一霎那的感觉很震撼,仿佛看到了生命之舞”。
十年,从本科新生到独立研究员

明白自己的心之所向,之后发生的一切则是水到渠成。高考放榜,苏俊背着爸妈偷偷把志愿从医学改成了“细胞及分子生物学”,他笑言,当时觉得大学四年的学费和生活费都要靠自己了。
大二时,苏俊鼓起勇气再度找到前述那位导师,希望进入她的实验室进行早期发育的相关课题研究。幸运的是,这位导师并不在意苏俊本科生的身份,并欣赏其一路披荆斩棘的坚定,不仅让他正式进入实验室开展独立的课题,还帮苏俊写了很多的推荐信,希望他能够到国外广泛接触不同的研究方向找到心之所向。
从香港中文大学、上海复旦大学,再到哈佛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英国牛津大学、台湾中央研究院,四年间,苏俊利用寒暑假时间进入到不同的高校实验室,接触到了肝癌分子机制、HIV艾滋病毒防治等不同方向领域最前沿的学术研究。本科毕业后,凭借三年扎实的实验室经验,广泛的交叉项目轮转以及优秀学术论文发表成果、导师的推荐,德国哥廷根大学破格录取苏俊成为生物学(生物及复杂系统物理)博士研究生——在德国,申请博士研究生通常要求相应专业的硕士学历。
德国博士的平均毕业年限为4到5年,而苏俊只用了三年。博士毕业后,苏俊反复思考后决定选择去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不仅是因为其开出的富有诚意的条件,更是因为这里将搭建全世界仅有一台的成熟设备光片显微镜,光这一点就让苏俊心动不已,“我平时还会在闲鱼上淘一些镜头来升级实验室的显微镜设备,满足日常实验需求”。
显微成像为什么这么重要?苏俊解释,无论是研究卵细胞染色体数目异常还是早期的胚胎发育,都需要进行大量的显微成像工作,传统显微镜很难做到不破坏结构的情况下分层进行拍摄。
提起这次获得青橙奖有什么想法,他的回答很简单又带着点孩子气:“如果获得了青橙奖的奖金,我还是计划为实验室再添一台显微镜。”



苏俊实验室乌兰察布团建,右三为苏俊博士
在生命深处寻找答案

有了志同道合的团队,苏俊也确定了自己的研究方向。据苏俊回忆,自己的母亲就是位高龄产妇,虽然自己很幸运一直健康成长,但是女性生殖相关的风险让他持续挂心。
要想理解他所选择的事业,需要一些基础的知识背景:新生女婴一般拥有100-200万个卵子,青春期前卵巢中大约有30万个卵子,但最终只有大约400-500个卵子能够发育成熟并正常排卵。
其中,20%-40%的人类卵子属于非整倍体,即带有过多或者过少的染色体。染色体数目异常的卵子在受精后会产生出发育异常的胚胎,从而导致女性不育、流产或唐氏综合症等遗传疾病;卵母细胞在减数分裂的过程中错误地分离染色体也是造成卵子染色体数目异常的主要原因。阐明这一现象的成因对于女性生殖和医学辅助生殖具有重要价值。
苏俊的研究正是致力于解决人类卵子染色体数目异常的根源,聚焦卵母细胞生长异常情况。卵母细胞是人体最长寿的细胞之一,其蛋白更新缓慢,CRISPR、RNA干扰等常规手段都无法在短时间内去除其在早期发育时合成和累积的蛋白。
而苏俊团队首次把液-液相分离引进生殖领域,并利用这个生物物理概念阐明了卵母细胞无中心体纺锤体的组装机制,成功提高了人类卵母细胞组装纺锤体和分离染色体的准确性,为破解女性不育等生育问题带来了新思路。这一发现也为苏俊带来了无数奖项,包括德国马普学会颁发的奥托哈恩大奖。
临床应用方面,苏俊团队研究的是如何在最早期阶段就防止染色体发生错误分离,比如在受精前就注射蛋白提高减数分裂和卵裂的精确性,降低染色体分离异常的风险,提高胚胎成活率,“如果这项技术最终可以落地应用,不仅能减少女性在辅助生殖过程中的周期,也会为女性不育的成因和防治提供新方向,改善现有的医学辅助生殖技术”。
重剑无锋,大巧不工

2023达摩院青橙奖候选人、清华大学高等研究员顾颍飞曾提到自己在研究中的“至暗时刻”:很长时间看不到自己的进展,只能不停尝试。这一点,苏俊和其他青橙奖获奖者都心有灵犀。
翻阅所有获奖者的研究领域,无论是真核生物基因转录、新维度下的拓扑粒子、快速射电暴和引力波,还是染色体演化、纳米光子学等等,都属于基础性、颠覆性课题,无一不需要一批批学者孜孜不倦地探索。
如今站在新的科技周期门槛上,我们不仅需要当年希尔伯特喊出“我们必须知道,我们必将知道”的信心和勇气,更要从社会参与者的角度出发,创造出最佳的环境,呼唤一批能创造历史的青年科学家的出现,去实践、去打破固有的思维误区,把最基本的知识重新组合,进而创造更多可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yvrybelruy 当前离线
青铜会员

查看:3497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