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班级管理育人案例】沟通从“心”开始 · 育人从“情”深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百年树人 发表于 2024-12-8 07:57: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百年树人
2024-12-8 07:57:19 1749 0 看楼主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雅尔贝斯说:“教育的本质是唤醒。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追逐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我秉持着“用心沟通,真情育人”的信条在中职生的教育培养工作上坚持了21年的光阴。
一、案例背景与简述:
手机问题是目前困扰班级学生管理的棘手问题,本班级学生小王手机依赖较为严重。初次感受到这个带刺的“小王”是在一次班会课上。他在教室给手机充电,根据学校的纪律,我当时就末收了他的手机,他没说什么,只是那眼神极为不满。第二天早上,我们班在新能源实训室实操,小王同学远远就冲着我喊了一句,“嘿!我的手机呢?”我听见了,对他笑了笑说:“嘿是谁?”本想继续跟他谈谈,可是没等我说几句话,他就转身离开了。
二、案例分析:
经了解得知,多数家长在平时教育孩子过程中,主要采取了一种较为消极的教育方法,小王家长也不例外。学生有轻度的网瘾,自控能力也较差,家长平时以责骂教育为主,加之日常的溺爱,是小王性格执拗、规则意识浅的诱因。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剖析如下:
1.内心的彷徨:对于大多数中职生,人生规划并不系统,人生目标也没有明确,甚至自己所选择的专业都是家长的意愿。因此,进入职业学校后,对于不熟悉的环境和事物多有彷徨,存在着抵触的情绪,久而久之有了混日子的想法。
2.游戏的诱惑: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想通过网络游戏来达到即时的满足感、心理的空虚感、刺激感,还有部分学生存在着游戏跟风现象。
3.家庭的影响:很多家庭在孩子小时候出现哭闹时,就会用玩手机来稳住孩子,这势必造成对手机的依赖。同时,很多家也“机不离手”,这样就会影响到孩子。
4.家长的溺爱:为了满足虚荣心,学生会要求家长买高配手机,甚至有时会采取极端手段所要,家长多数情况下不会责怪,反而会主动购买。这种溺爱也会让学生模糊是非观念。
三、案例处理措施:
1. 不吝赞美与“谢谢老师”
第二天早上在我来到卫生区,小王也在那里,我走过去,带有一丝欣慰的语气说道:“小王,今天是你值日啊,你卫生搞得很仔细呀,真不错!”他用余光撇了我一下,有些不好意思,但是手上更加卖力起来。下午的班会我还点名表扬了他,会后他竟然装作不经意走到我身边对我说“谢谢老师”。这简单的“谢谢老师”四个字唤醒了我,这是一个别扭又不失率真的孩子。
2.机缘巧合与“历史达人”
我感觉小王同学不是无药可救,还能做好,我必须对他做些什么。正好有一次我去餐厅吃饭,经过小王同学身边的时候,听到小王正在给同伴讲历史人物,非常生动,我夸赞他是“历史达人”,他兴奋的告诉我:“我还有更厉害的呢,我快手上都有2.5万粉丝了”。这是一次有效的沟通。结合他的优点,我和他暂定了一个约定,就是让他每周三给全班同学讲历史故事,小王听后非常高兴,并答应一定认真准备。这不仅锻炼了他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减少了对手机的依赖。
3.家校合作与共同鼓励
在这之后,我主动联系了小王同学的家长,结合他最近的表现,表扬其进步。并建议小王再联系家长时,希望能给予适当的鼓励,表扬他的长处,这样效果会更好。
4.制度约束与榜样力量
根据班级学生手机使用问题,师生共同制定了手机管理制度,每周评选“优秀手机管理学生”,奖励那些能够遵守手机使用规则、合理使用手机的学生。为了表扬小王同学,还有对他的信任,在本制度中让小王同学担任监督员,为了做好表率小王同学没有辜负对他的信任,每次都是按时上交手机,起到了带头作用。
四、教育效果与启示:
在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教育感染下,小王同学变得自信、大方又有责任担当,还能带领其他同学遵守班级制度,在学期末被评为学期“三好学生”。
在班级管理教育中,我觉得作为班主任必须有认真、冷静的态度,给予学生足够的爱与引导,营造融洽的师生关系,以一颗宽容的心去理解他们,才能赢得学生的理解与信任。
作者:孙清勇(山东省孙清勇优秀班主任工作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百年树人 当前离线
青铜会员

查看:1749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