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除了打,我还能怎么教育孩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何乐民 发表于 2019-1-17 12:35: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何乐民
2019-1-17 12:35:08 2554 0 看楼主
我的小外甥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熊孩子。
你在沙发上看电视,故意来戳你一下;在旁边玩着,用脏手往你身上蹭;还会说一些“恶毒的话”:我要用刀把你砍了……










姐姐很是困惑,一家子都是很有素养的人,怎么教出这样的孩子?
1

没有人天生会教育孩子。
小外甥只有3岁,这个年龄的孩子是没有规则感,更不要说判断对错。
他的对错不是你给他讲道理知道的,而是在一个行为被阻止多次无法执行的时候他才会明白。
比如,孩子用脏手往你身上蹭,在他准备伸手过来,你抓住他的手说:“你不能往我身上蹭,再蹭过来,我就要打你手”。
这个孩子完全可以理解你表达的意思“好的,我不往你身上蹭,这是不合错误的,要被打手”。
但是,再过了一会儿,孩子依旧有很大的概率再蹭过来。
因为“往身上蹭”这个行为完全没有被家长阻止过。






当孩子在执行这个“蹭”的动作时或动作后,家长立刻打孩子,孩子哭了,那么这个行为就会被阻止。
家长再接着说“你再用脏手往我身上蹭,我还会打你”,孩子出现动作的行为将大大降低。
第二天,孩子出现阿谁行为,家长再接着实施上述步骤,如此循环,孩子这个问题行为就会再也不出现了。
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打孩子,而在于什么时候打,必需保证只要一个行为要打就每次都打,而不能有时打有时不打。








2


孩子出现问题行为还有一个主要的原因,道德感没有建立,这也是我们这篇文章的重点!
我们先来看一则故事,回答问题。
有个妇人患了癌症,生命垂危。医生认为只有一种药能救她,因为药很贵,病妇的丈夫到处向熟人借钱,但是只够药费的一半。丈夫走投无路撬开药店的门,为妻子偷来了药。
你觉得丈夫应该这么做吗?为什么?你认为法官应该判他罪么?






上面的故事就是著名心理学家科尔伯格的道德两难问题,用此来揭露儿童道德发展阶段。
科尔伯格按照上面问题的回答把儿童道德发展分为3水平6阶段,3水平别离是前习俗、习俗与后习俗水平。
第一水平被称为前习俗水平(0-9岁),这一水平又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以服从和惩罚定向
“偷药的行为是坏的,就应该受到惩罚。”
儿童认为规则是由权威制定的,必需无条件服从遵守。所以家长针对孩子脏手蹭身上,要树立权威的形象,稍微严厉一些进行教育。






第二阶段:以工具性的目的为取向
“偷药的行为在丈夫看来是正确的,但是在药商看来就是错的”
此阶段的孩子不会只把规则看为是绝对的,可以多方面评价一个事情。
孩子已经明白任何问题都是多方面的,关键看你从哪方面来评判行为。
这个时候,孩子已经有一点变节心,也有很多本身的想法,在严厉教育的时候,最好加上道理的讲解。






随着年龄的增大,孩子已经不存在用脏手蹭你的行为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何乐民 当前离线
中级会员

查看:2554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