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不要你了!”家长,别再用吓唬式教育,只会让孩子活在暗影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风铃摇 发表于 2019-1-15 08:48: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风铃摇
2019-1-15 08:48:28 2112 0 看楼主


1、恐惧会影响大脑

最新的脑科学研究发现,在3岁之前,大脑会建立一种独特的大脑结构,那些所谓的“不要你”、“警察叔叔将你带走”的语音恐惧将成为大脑的结构部分。

暗中、巨大噪音、成人愤怒、身体疼痛等负面因素可能会给婴儿或幼儿带来未知的恐惧,他们甚至将这些“未知因素”与“危险”和“死亡”联系起来。

此外,在儿童心目中,将警察形象恐怖化是一种非常不好的行为,这会给孩子带来错误的看法。当危险或需要求助时,孩子们可能会不敢向警方求助......

作为父母,我们不能为了快速达到某种效果,而以不恰当的方式误导儿童。这样,孩子就会形成胆小怕事的个性,甚至会对孩子产生终生的负面影响。




2、易形成讨好型人格

心理学家发现“早年经历对一个人生活的影响”时发现有一件事是不容忽视的:早期经历,可以影响一个人如安在未来与他人建立关系。

在童年时代,这种“妈妈不要你”、“被落下”的感觉会延伸到亲朋、好友、伴侣和其他形式的关系。

当孩子长大后,只要涉及到类似的场景,如“被落下”,大至其他人转身而去,小至与别人意见不合,这都很容易让他们回到“被落下”的暗影中,陷入哀痛和恐惧。这就是为什么许多成年人害怕独自一人,害怕独自行动,原因可能隐藏在童年时代。

因为他们害怕被遗忘在各种关系中,这些人会习惯性地让步和讨好其他人,然后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培养出“讨好形性格”,逐渐迷失自我......




3、教育方法的错误延续

几乎每个人都知道“被抛弃”会对一个人造成多大的影响,所以许多父母用“我不想要你了”这样的词语来威胁他们的孩子,以便孩子们“听话”。

但这些父母可能已经忘记了他们童年时的感受,他们没有意识到这种恐吓实际上已经以微妙的方式影响了他们的个性,习惯性地认为恐吓儿童是一种易于使用的、快速见效的方法,因为这些父母在小的时候,他们父母也是这样恐吓他们的,所以他们在教育孩子时不知不觉地继续这种教育方式。

每个人生来都不是马上会为人父母的,每个人都在摸索学习。教育,就像学习一样,没有捷径,也不成能盲目地复制别人的教育方法。家长要多用心,多思考,以便给予儿童最适当的教育。




话虽如此,我们怎样才能不单纯地唬孩子,而让孩子明白他们是对还是错,形成健康的价值不雅观呢?

我们可以使用广为流传的、约定俗成的故事来引导孩子理解怎么做好事,以及做坏事的结果。或通过文学作品中的角色区分善恶是什么样的,通过依赖现实而又超越现实的人物,让孩子检查他们本身的行为,有迹可循,更有利于父母的教育输出。

在孩子尚未形成健全价值不雅观之前,我们必需定义一个“警戒区”,对是非标准、善恶好坏做出具体规定及其自身的行为约束,并慢慢改善孩子的道德不雅观和价值不雅观。

关于儿童教育问题,暴力、恐吓、吼骂是最不受欢迎的教育形式。教好孩子,需要的事更多的耐心和方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风铃摇 当前离线
青铜会员

查看:2112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