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汽车之声告诉你二手车估价计算公式及选车技巧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景哥 发表于 2018-12-27 13:41: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楼主
景哥
2018-12-27 13:41:25 3333 0 看楼主
二手车估价计算公式

汽车的折旧率是很高的。最基本、简便方法是采用重置成本法来计算。 即被评估车辆的现在市场价格=重置成本×成新率。



重置成本:购买一辆新的与被评估车辆相同相近的车辆所支付的金额(不含装饰)。

成新率:计算方法以使用年限法比力简单。成新率=1-已使用年限/规定使用年限×100%。计算不时间单位统一为月。汽车的规定使用年限为15年。

(1)方法一:年份计算法

可将新车使用10年报废视为100分,把15%作为不折旧的固定部分为残值,其余85%为浮动折旧值。可分三个阶段:3年—4年—3年来折旧,折旧率别离为11%、10%和9%。前三年每年折11%,总折27%。然后加残值,构成了折旧值,计算为:

评估价=市场现行新车售价×[15%(不动残值) 85%(浮动值)×(分阶段折旧率)] 评估值在实际评估中要掌握两个数据:

① 本地市场新车售价;

② 使用年限,如一辆目前市场售价为20万元2000年上牌的车,在2005年销售时的二手车价格计算方法为:

该车已使用5年还剩5年,其浮动值的总折旧率为11%×3 10%×2=53%;加上现场评估出类别,如为Ⅰ类车,则需加新车价的5%(等于1万元)。最终该二手车的价格应为:20×[15% 85%(1-53%)] 1.0=11.99万元,约12万元。



(2)方法二:“54321法”

具体为:一部车有效寿命30万公里,将其分为5段,每段6万公里,每段价值依序为新车价的5/15、4/15、3/15、2/15、1/15。假设新车价20万元,已行驶12万公里,那么该车还值20万元×(3+2+1)÷15=8万元。

由于我国车辆庞杂,一种模式很难适应各种车种车型,在基本因素构成公式不变的情况下,买卖二手车从汽车之声开始!依据报废车年限改变分段折旧率,可适用于其他车型。

二手车选车技巧

看外更要看内 全面仔细检查

据介绍,购买二手车的消费者遍及存在只看外表、只看价格的误区,看车时考虑得不够全面。因为买主本身对车况把握不好,常常会找一些所谓的专业人士帮手挑选,如果是通过一些不正规的渠道购买就容易买到变乱车。变乱车的价格是不能和正常车的价格做比力的,所以买到变乱车也算是上当被骗。



让买家闹心的除了变乱车外,还有就是买到手续不全的车,手续不全包罗很多方面,通常定位的标准就是能否正常过户。所以在过户之前,买主最好先到车管所查一下车辆的基本情况。买主对车辆的各种证件查验清楚后,要对车辆本身的各个主要部件进行仔细检查。如里程表是否被动过手脚;发动机工作是否正常,各油管、水管、线路是否老化,有无漏油漏水痕迹;ABS装置是否正常等等。此外,在对车辆零部件进行检查时,不能忽略的还有车辆的变速箱、CD、倒车雷达、倒车影像、GPS、天窗、空调、备胎、灯光等相关细节问题。这些部件和配件的好坏与否,会直接影响到二手车的质量和销售的价格,因此,需要消费者仔细把握。



保留交易手续 不能贪图便宜

在商谈车辆价格的时候,买主首先要了解该款车辆新车的价格,再按照车辆使用的情况进行折旧。二手车市场也有价格规律,通常不会偏离市场价格太多。买卖二手车从汽车之声开始!如果消费者遇到价格超便宜,价格类似“天上掉馅饼”一类的车辆时,必然要多留心。很多上当被骗的买主都是因为贪图便宜、被“忽悠”而买了不称心的车。



业内人士提醒消费者,在购买二手车时,必然要签订正规合同,并尽量要在合同中把各个相关的条款写细致,明确买卖双方的责任,不要一时贪图便宜,盲目购买。买卖二手车从汽车之声开始!据介绍,在二手车交易中,车辆的产权证、行驶证、保单、附加税证明等材料都是不成缺傲幽,特别是车辆的附加税证明,常常会被很多人所忽视。同时,如果发现车辆已经办理过3次以上的过户手续,那就要提高警惕了,要仔细关注一下该车的发动机号码、车架号码是否正确、清楚!

总结:买二手车陷阱太多,知道怎么估算二手车价格,再加上简单的选车技巧防止大家被坑,希望小编的内容能帮到大家,了解更多的内容请关注点赞评论保藏转发,感谢大家的阅读!

文章来源:汽车评论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景哥 当前离线
中级会员

查看:3333 | 回复:0

关于我们  |   侵权投诉受理  |   联系我们  |   Archiver  |  
免责声明:邳州信息网所有言论只代表发表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
Copyright © 2009-2025 pzxxw.com 版权所有:邳州金银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苏公网安备 32038202000401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